21世纪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最缺的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是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当然还是人才!培养和汇聚具有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既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的新需求。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学科融合下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呢?2021年11月27日下午14:00,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成都分论坛在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举办了以该问题作为主题的观点论坛。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四川大学雷印杰副院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魏维副院长、成都猎维科技CTO 秦睿、西南石油大学闵超院长、西南交通大学滕飞主任、戴尔科技集团成都研发中心软件工程总监张石及来自四川各高校的23位老师。
YOCSEF论坛旨在针对计算机学术、产业、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辨,思其本质、辨其真伪,向全社会发出声音。在这样的宗旨下,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成都分论坛通过群英汇聚,促进思维碰撞从而进行深入交流。
论坛引导报告阶段,四川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雷印杰率先就“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思考”率先进行报告。雷印杰重点指出在人工智能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断层的问题,一些学生只学会了初步的知识,但是,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实践能力,这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雷印杰(右)就“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思考”进行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魏维带领大家回顾 了“智能”发展的背景下,关于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区块链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他指出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过程中,定位与特色十分重要,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学校定位的一致性,培养特色的可显示度,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就业方向,社会的需求等问题。
魏维就“智能本科专业定位与特色的重要性初探”进行报告
随后,成都猎维科技CTO秦睿从企业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秦睿首先指出目前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AI人才,他认为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遵循先行业后技术、先全面后细分、先工程后研究、减法式教学、将工具化融入其他学科六大原则。秦睿也指出目前企业急需的AI人才包括:关注AI技术的实际落地的技术工程师;关注AI如何为产品和方案的赋能的方案/产品工程师;关于AI的技术突破的技术研究员;关注AI发展,并为企业制定AI发展计划的行业研究员。
秦睿就“从企业角度分析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行报告
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高校人工智能培养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在人工智能的浪潮面前,我国仍然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这是高校和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
思辨环节中,与会专家学者从上述背景为出发点,就当前如何培养跨学科人才、人才的培养内容及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等一系列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观点碰撞激烈。
思辨环节,专家学者激烈探讨
最后,CCF YOCSEF成都分论坛主席,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彭博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并致谢。彭博谈到对于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是作为高校和企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在积极的探讨中深思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把握机遇,立足当下,目光长远。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