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昆明成功举办
“线上教育爆发,云南IT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该何去何从?”技术论坛暨2022-2023换届选举大会
2022年1月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在昆明市盘龙区香博商厦5楼共享空间成功举办题为《线上教育爆发,云南IT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该何去何从?》的技术论坛和2022-2023换届选举大会。上午的技术论坛邀请到30余位高校教师、IT培训机构人员、产业界人士线上线下参与。
在上午技术论坛的引导发言阶段,共邀请到3位引导发言嘉宾。首先,CCF PTA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王洋进行了题为《素质教育教学老师成长》的引导发言。他认为普适化的知识学习是学科教育,而个性化的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编程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教育进化过程从一开始的学习存量知识,演变到现在的属于老师的项目,但发展趋势是逐步转化为创造个性化的作品。素质教育教师的三个层次,应该从备课备知识(把知识想清楚),到备课备项目(精心设计讲课内容,“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陷阱式教学”),逐步优化为备课备学生(个性化,启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成就感)。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是使用生活化的案例,加强互动和启发,并且增加练习时间。
王洋结合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感所悟,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方式各自的利弊,并提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线上线下教育将长期共存、缺一不可,需要互相辅助、优劣互补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观点。
嘉宾分享 王洋 素质教育教学老师成长(线上分享)
颁发嘉宾证书(线上分享线下代领)
第二位引导发言嘉宾是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专职教研员丁强,他的引导发言题为《IT赋能中小学科技教育,为师生打开创造之门》。他从课程教育的新局面、IT赋能科创教育以及科创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介绍了IT为师生赋能的新思路。他认为,工程能力才是STEAM教育的核心,科创教育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老师的主要使命是引领、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丁强分享的五华区重视科技教师培养、使用IT技术赋能教师创新能力的相关工作令人印象深刻。科技教师率先学习图形化编程、软件应用,研究教学方法创新;学习使用激光雕刻、3D打印、激光切割等先进工艺设备;专注于创新设计和连接,将复杂基础的工作交于新技术和新设备。通过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助推孩子技术素养的提升。他指出,未来的科创教师是综合人才,要保持好奇心,开展探索研究;要开展交流研讨,随时进行充电;要开展创新实践,提升技术素养。
嘉宾分享 丁强 IT赋能中小学科技教育,为师生打开创造之门
颁发嘉宾证书
第三位引导发言嘉宾,来自云南大学的副教授袁国武,在线上带来了《云南大学CCF CSP认证及程序设计与算法类竞赛开展情况》分享。他首先为与会的新老朋友介绍了CCF CSP的概况、发展、作用和规模,然后介绍了云南大学开展CCF CSP认证的情况,云南大学经过多年努力和积累进入了CCF CSP TOP30高校,全国排名第23位。紧接着,袁国武介绍了云南大学程序设计与算法类竞赛开展情况,如CCSP、蓝桥杯、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辛劳和汗水换来了了喜人的成绩。虽然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程序设计类竞赛还存在很多困难,但云南大学师生将凝心聚力、攻克难关。
嘉宾分享 袁国武 云南大学CCF CSP认证及程序设计与算法类竞赛开展情况
颁发嘉宾证书(线上分享线下代领)
在思辨环节,特邀嘉宾王洋、丁强、袁国武、王战宇,以及所有与会嘉宾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一是IT教育如何应对线上教育爆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二是.在线上教育爆发的时代,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IT教学?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三是如何运用专业认证和培训师资认证的标准持续推动云南IT教育的建设?四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地位和比较优势日益凸显。这使云南从祖国的西南边陲悄然变成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目前,在云南的外国留学生1.67万人,在这种形式下,云南省涉外IT教育的“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Q1:IT教育如何应对线上教育爆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王洋:
线上线下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四个方面:①线上教育放弃学习的代价小、概率高,而线下放弃学习的代价高,除了时间和金钱成本,可能还需要面对亲友的压力;②强制性:线下教师监督力度更大,而线上教育学习时集中度差;③解决问题的效率:线下处理当面沟通效率高;④社交属性:团队合作、思维碰撞、成果交流、互相认可,这些是线上教育取代不了的。线上教育也有其突出的优点:打破物理时空界限,获取资源方便,节约时间,方便即时交流。
针对编程学习来说,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线上教育社交属性不强,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自律性强,仅仅需要知识来源,则建议线上教育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若学生自学能力较弱或者自律性不强,则更建议线下教育;介于两者之间的,需要量身定制教学方式。
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IT行业线上教育发展到新的高度。挑战在于,学生主动性约束力低,监管不便,强制力差。措施: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从激发学习兴趣下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握学生心理状态。
丁强:
线上教育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线上教学是系统性工程,信息资源更丰富,需要做好课程内容精心设计。线上教育分为录播和直播,录播形式和内容更丰富,直播更考验老师的功底。线上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引导动画、学生PK等方式激发兴趣,提高互动参与性,同时教师应多适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弹幕沟通。
思辨环节精彩瞬间
苏梓华:
作为家长,感觉线上教学相较于线下,还是缺少一些温度,是否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将线上教育的冰冷感降低?
龚成: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线上教育辅助,通过摄像头和AI算法软件分析人的专注度,包括专注时长、专注时段,对学生进行标签标记,课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教学指导,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贾强生:
技术是把双刃剑,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教师应该更关注于提升学生专注度。
强振平:
IT教育区别于别的教育,突出实践,线上教育对实践的支持还不够完整。线上教学学生专注力约束不够,此为挑战;但是线上教学可获得更多资源支持,此为机遇。机遇和挑战共存。
刘成:
线上教育学生配合程度,需要家长参与支持。家长可能更关注升学,而不关注专业技能,所以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转变家长的思维模式,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家长。
思辨环节精彩瞬间
Q2:在线上教育爆发的时代,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IT教学?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赵娜:
线上教学爆发的背景下,学校也在激发老师的内驱力,主要方式是督导听课和评教。如何科学地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内驱力?是否可以将AI技术应用于教师评教,例如摄像头AI分析学生的专注度。
胡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以故事驱动所有的学习。用故事化的方式在线上展现,孩子作为故事中的角色引其深入。
李婷:
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先分析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从学生角度,生理需求是能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安全需求是不要受到过于严苛的批评和监督;社会需求是建立互动良好的师生和团队关系;尊重需求是获得认可,例如奖状、奖金等;自我实现需求可能是升学、好工作,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应该关注于学生的需求来提升内驱力,如为了实现学生的生理需求,应该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为了实现社会需求,可以组建团队进行团队作战,促进交流;为了实现尊重需求,可以进行目标化教学,奖励机制制度等。
思辨环节精彩瞬间
丁强:
首先要明确教育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年龄段和认知能力确定提升内驱力的方法,但关键还是老师的服务理念。技术是把双刃剑,教育是一个长线工程,不能仅从一节课评价老师。老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家长和学校应该营造一种宽容的环境,允许孩子犯错。
付志涛:
激发学生内驱力,线上学习资源非常丰富,驱动学生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发地去寻找知识资源,可能是更重要的。结合线上资源和线下引导,需要加入有前沿性的一些信息,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授课,实现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前瞻性。
代丽婷:
IT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内驱力激发可以从目标导向、成果激励出发,如保研和奖励等。
作为家长,应该培养一种从小培养孩子IT能力的思维,创造相应的条件。
Q3:如何运用专业认证和培训师资认证的标准持续推动云南IT教育的建设?
刘金卓:
“让一个人喜欢做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是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擅长一件事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认为自己擅长一件事情,对提升内驱力非常有帮助。可以先让学生快速轻松地入门,有一定成就感之后,再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学习。
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在培训认证过程中让老师相信自己擅长于教学,愿意投身教育事业,更为重要。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老师进行教学管理和改进。
思辨环节精彩瞬间
蒋作:
兴趣和技术性监督都是底线要求,但教育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线上教育除了课上的教授之外,还应该有课下的交流互动,如课后单元测试、小练习等等。所以,教师专业认证和以学生为中心,还是要有一些强制性的要求。
赵样:
疫情爆发后,各年龄段和各领域的教学都被裹挟到线上教育大环境中来。
经过调查数据分析,低层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学生更接受线上教学,学生可以倍速、回放,知识获取渠道更丰富更灵活;高层次的任务式、互动式、情景化教学,需要讨论协作的,学生更容易接收线下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在线布置作业和在线评分,可更好支持学习过程统计、教学效果分析。线上教育带来的机遇比挑战更多,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支持教育教学工作。课前学情分析、课中教授内容和学习行为、课后学习效果评价,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反馈到下一轮教学中去。
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提升。
Q4:云南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开放的地位和比较优势日益凸显.这使云南从祖国的西南边陲悄然变成中国西南面向东南 亚、南亚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目前,在云南的外国留学生1.67万人,在这种形式下,云南省涉外IT教育的“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刘金卓:
留学生教育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与国内差异较大,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线上教育的情况下,保证学习进度和课堂沟通,有很大挑战。
提升教学能力的解决方案:①通过对外学习,多备课;②多提高应变能力和临时性问题的准备;②强化实践环节。
强振平:
留学生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提出的问题更尖锐,面临的挑战更大。
涉外同学授课,除教学能力(英语水平,专业能力)提升之外,还需要了解学生所在国家和区域的文化。
思辨环节精彩瞬间
龚成:
针对语言的问题,微软可提供技术支持,英语实时翻译准确率97%,小语种也可以支持,欢迎会后对接需求。
经过3个小时深入而热烈的讨论,论坛观点总结如下:
(1)线上教育在强制性、解决问题效率、社交属性、放弃代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各有优势和不足,应该两者并重互相辅助以提升IT教学效果。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线上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存,应从各个方面营造学习氛围,老师应做好课程内容设计和授课方法锤炼,学生应提升学习内驱力,家长应充分理解并创造环境,另外,可以用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辅助,但也应注意适度。
(2)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关注学生的深层次需求,针对不同的对象年龄段和认知能力确定提升内驱力的方法。提升学生内驱力除了学生本身的兴趣、自律等因素外,关键还是老师的服务理念。但目前对老师授课水平评价的方法过于机械化,不利于激发老师的内驱力,需要反思。另外家长和学校应该营造一种宽容的环境,允许孩子犯错。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加以辅助,但不能本末倒置。
(3)运用专业认证和培训师资格认证方法,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的方法,可以提升科创教师在技术能力(专业知识、编程能力等方面)以及教授能力(教育学、心理学、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除了这些软硬实力之外,也应该提升教师的内驱力,让老师相信自己擅长于教学,并愿意投身教育事业,扩展教育这项事业的温度,同时辅助一些强制性的要求,适当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迭代。
(4)涉外IT教育,因为留学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学生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面临更大的挑战,除教学能力(英语水平,专业能力)提升之外,还需要了解学生所在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可通过交流学习、提高应变能力、强化实践环节、应用信息技术等方式,提升留学生线上IT教育的效果。
思辨结束后,由YOCSEF昆明分论坛AC主席强振平做总结发言。
现场活动参会人员合影
CCF YOCSEF昆明2022-2023换届选举大会于下午13:55正式开始,因疫情影响CCF YOCSEF总部联系AC王伟、总部AC罗训线上参会,由YOCSEF昆明老主席吴红刚(2018-2019)主持,邀请到YOCSEF昆明老主席王红斌(2019-2020)、钱文华(2020-2021),YOCSEF昆明现任主席团成员强振平、赵娜、贾强生、高盛祥、李婷,现任AC委员徐伟恒、李春雨、赵样、刘金卓、刘森、徐兵元、王玺冰、朱俊国、刘江昆、蒋作,以及CCF YOCSEF昆明委员等3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会议开始的第一项议程是总部联系AC王伟对昆明分论坛做CCF YOCSEF文化培训。他介绍了CCF YOCSEF的使命、组织形式、价值观、成员、决策机制,带领我们回顾了YOCSEF发展历程以及昆明分论坛的创办历程。紧接着,王伟介绍了分论坛活动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强调了执行主席必须积极组织,过程中要选好主题、注重输出、善用方法,并结合成功活动案例给与会AC上了一节生动的论坛筹办培训课。最后,王伟指出现在分论坛普遍存在的文化传承不够、论坛选题不精、活动组织不顺的问题,对昆明分论坛提出了新年的工作要求,并对委员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总部联系AC王伟做文化培训紧接着,YOCSEF昆明现任主席强振平做了CCF YOCSEF昆明2021-2022年度中期汇报。YOCSEF昆明2021-2022共举办 1 + 12 次活动,包括2 次观点论坛,1+2次技术论坛,2 次AC会议,6次Club。YOCSEF昆明依据云南的地域优势、民族特色,注重活动亮点。观点论坛是关注于教育领域和科技领域的“科创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的关键何在?是升学导向还是综合素质培养?”、“新技术来袭,企业开发应快速跟进还是保守求稳?”两场活动。技术论坛包括“产业互联网如何重构和赋能农业?”、“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边疆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以及“线上教育爆发,云南IT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该何去何从?”。YOCSEF昆明注重与总部和各AC委员的连接,召开了分论坛主席团会议、分论坛选题讨论会,参与了CCF YOCSEF全国青年精英大会、换届大会,组织了科创教育主题Club、“趣味编程”专题Club以及论坛活动前后的多次Club活动。对外交流方面,YOCSEF昆明与南京、长沙、广州、深圳分论坛的兄弟姐妹开展了深度交流,积极参与了CNCC2021大会。同时,为了加强分论坛宣传,我们申请了分论坛微信公众号,增加宣传和沟通渠道,努力提升分论坛影响力。
YOCSEF昆明现任主席强振平做2021-2022年度中期汇报
主席团成员述职汇报
进入AC互评阶段,主席团成员及AC委员分别汇报了各自半年的工作,与会AC委员进行无记名打分,由老主席王红斌、钱文华进行监票和统计,主持人吴红刚宣布了AC委员的互评结果。
接下来,进入了紧张激烈的换届选举阶段。在优秀AC竞选环节,钱文华、强振平、赵娜三位分论坛元老级AC让在任AC左右为难,虽然最终赵娜惜败,但三位前辈为YOCSEF昆明分论坛的发展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帮助新AC获得了快速成长,在所有AC心中,他们都是优秀AC。
优秀AC竞选(左起:钱文华、强振平、赵娜)
在候任AC委员选举阶段,来自学术界的付志涛(昆明理工大学)、王晓锐(西南林业大学),来自非学术界的胡鉴(云南小宇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龚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苏梓华(云南能投信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杨本富(云南云电同方科技有限公司)、师智良(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玉雪(云南云电同方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激烈角逐。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讲,由推荐人进行介绍,最后接受现场提问。经过激烈竞争和无记名投票,付志涛当选学术界AC委员,胡鉴、师智良、龚成、苏梓华当选非学术界AC委员。
学术AC竞选(左起:付志涛、王晓锐)
非学术AC竞选(左起:胡鉴、龚成、苏梓华、杨本富、师智良、张玉雪)
进入主席团成员选举阶段,竞争异常激烈,会场氛围达到高潮。受YOSCEF选举文化和现场热烈氛围感染,多名AC现场踊跃报名参加竞选,参加主席竞选2人,参加副主席竞选7人,参加学术秘书竞选3人,最终参选人数是前期报名人数的两倍,现场气氛空前高涨。经过候选人现场演讲、现场提问、不记名投票,最终贾强生(耀阳教育)当选候任主席,李婷(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刘金卓(云南大学)和赵样(云南师范大学)当选候任副主席,胡鉴(云南小宇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师智良(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当选候任学术秘书。
主席竞选(左起:贾强生、赵样)
学术秘书竞选(左起:胡鉴、师智良、刘江昆)
候任主席团(左起:赵样、李婷、贾强生、刘金卓、师智良、胡鉴)
候任主席团成员发表了感言,将团结协作做好2022-2023年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工作,YOCSEF总部联系AC王伟对换届成功表示祝贺,并对YOCSEF分论坛的工作提出要求,希望昆明分论坛加强文化传承并与外界多交流,将活动办出特色。
王伟祝贺YOCSEF昆明换届成功,并做工作要求
大会合影
附:2021-2022年度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候任名单
(1)候任主席:
贾强生(耀阳教育)
(2)候任副主席:
刘金卓(云南大学)
赵样(云南师范大学)
李婷(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候任学术秘书:
胡鉴(云南小宇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师智良(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候任学术界AC:
付志涛(昆明理工大学)
(5)候任非学术界AC(企业、政府、媒体界):
胡鉴(云南小宇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师智良(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龚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苏梓华(云南能投信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6)优秀AC:
钱文华(云南大学)
强振平(西南林业大学)
(待总部审批通过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