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重庆成功举办“如何提升成渝双城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实践能力?”观点论坛
当前,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涉及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由于网络技术基础薄弱和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不足,我国还不是网络强国。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要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政府、军队、公安等国家重要部门,以及金融、电力、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网络安全专门人才。为此,2022年4月23日CCF YOCSEF重庆在华为(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腾讯会议ID:750-921-000)以线上线下联合方式举办了以“如何提升成渝双城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实践能力?”为主题的观点论坛,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复合型网络安全人才。
本次论坛邀请到澳大利亚迪肯大学Leo Yu Zhang博士、奇安信集团重庆技术总监魏振国、重庆邮电大学文峰教授吴涛作引导发言。参会人员不仅包括来自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学术界代表,还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奇安信、广电奇安网络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产业界代表。本次技术论坛由CCF YOCSEF重庆AC委员祝清意和张杰共同担任执行主席。
在引导嘉宾发言环节,Zhang博士作了题为“以实践为导向——迪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特色”的报告,概述了迪肯大学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架构和体系。Leo首先介绍迪肯大学目前在校师生规模6万人左右,教职工5千余人,拥有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和硕士学位。迪肯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包括网络空间实践、安全数据分析、密码学、代码安全、恶意软件分析、计算机数据取证、黑客等。在学生入学之前,通过计算机基础的入门测试,进行分级制定。Leo也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生在认证方面的情况,给出了认证的天梯图,包含了CFFI、CEH、CISSP等。
接着,奇安信魏振国作了“教育行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案探讨”的报告。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安全企业代表,他首先简介了奇安信集团概况,接着介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以西安、成都和重庆建设网络安全的“西三角”,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他认为目前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面临四大障碍:教师,教材,实验和实习。未来网络安全人才业务需求分为安全运营人才和攻防对抗人才,技术需求包括架构安全、被动防御、主动防御、威胁舆情、进攻反制等。
在引导发言的最后阶段,吴涛介绍了重庆邮电大学在网络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吴涛首先描述当前的网络安全态势,安全事件频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介绍了重庆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的不同专业方向和发展变革:信息安全偏向传统的安全领域,网络空间安全主要侧重于网络空间的治理。他指出深化学科专业改革首先需要推动师资质量的提升,从三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队伍,推进专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差异化教学资源,同时开展产教研融合,完善四个能力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
在随后的思辨环节中,与会人员针对以下三个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议题1: 成渝双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是否与地方经济发展匹配?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有滞后?
吴涛首先指出当前重庆网络安全产业及其人才培养未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首先,人才实战能力还需要提升;其次,网络安全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不突出;再次,相比其他类似专业,网络安全专业需要更大的资金和人才投入。通过激烈的思辨讨论,思辨双方认同当前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不匹配。西部地区网络安全的观念重视度不够,缺乏市场应用,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本身有一定滞后性,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投入。由于安全行业对实践能力的需求较高,目前重庆只有7所本科和5所高职开通了该专业培养。由于学生在该方向的就业形式较好,所以民办学校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上积极性较高,促进了多所民办高校开通该专业培养。
议题二:网络安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如何突破?
Zhang博士首先提出网络安全行业目前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产业链,仅以产业附加值的形式出现。在产业界目前已经开始发生观念的转变,但由于高校缺乏市场背景,同时知识迭代具有一定周期,上述转变可能使学校培养人才不符合最新市场需求。由于目前培养方向、转变速度等态势不明确,所以目前的突破方式为积极与产业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尽量贴近市场需求;首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再关注培养创新能力。杨建喜、魏振国和张杰等人认为,最大瓶颈在于师资的培养,以及高校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现有高校教师可能自身缺乏实践能力,同时在学生培养中缺乏工程师参与。突破方向为深化校企合作,在培养环节中引入企业人员;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贾韬、冯玉明等人认为最大的瓶颈在于体制创新。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市场,而现有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较固化,高校的非市场化限制了高校教师和培养计划的更新。在创新性较强的领域中不能完全依靠校企合作来突破瓶颈,需要思考如何把实践类场景与知识相结合形成可传授的传授方式。
议题3:校企如何合作,共同探索网络安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魏振国首先指出高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不同,但对合作培养都具有较大需求。目前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仅涉及校企多方合作,还需要监管单位、法律相关方的加入,避免法律风险。张文强认为,国家推出产教融合型企业,校企合作中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谨慎选择及考核合作对象。高校应结合自己背景、需要,建立特色化的校企合作道路。邓远飞认为,聘请企业工程师加入学生培养可行性不,。校企合作可通过以下方式开展:通过挖掘当地产业需求,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该方案目前在工业互联网和农业信息化方向上具有成功的应用案例。贾韬、杨建喜、周桐等人均认为应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企业应该明确自我诉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的,包括:与企业合作建立定向的合作班;实验设备采购;探索实践基地的建设方式等。
在嘉宾的思维碰撞中,论坛活动圆满结束,论坛执行主席祝清意对论坛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CCF YOCSEF重庆主席杨建喜对引导嘉宾、到场人员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表示对推动重庆地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