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重庆成功举办“工业互联网能否成为重庆中小型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之路?”技术论坛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及微电子等相关的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重庆市制造业增速放缓,占GDP的比重下滑,传统制造业面临瓶颈,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工业互联网是重塑工业生产制造与服务体系,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设备与产线的接入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建设环节。结合重庆制造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2022年3月5日CCF YOCSEF重庆在重庆江北区国金中心(T5-506)奇安信重庆分公司举办了以“工业互联网能否成为重庆中小型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之路”为主题的技术论坛,针对从业人员在100-1000人规模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中小型规模企业,探讨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法。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智能网联测试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杨良义、腾讯云(重庆)工业互联网基地总经理张军、重庆红岩建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家亮作引导发言。参会人员不仅包括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术界代表,还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软国际、长安汽车车云平台、广电奇安网络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二十余名产业界代表。本次技术论坛由CCF YOCSEF重庆副主席桑春艳、学术秘书何盼共同担任执行主席。
图1学界业界参会人员合影
CCF YOCSEF重庆主席杨建喜首先介绍了YOCSEF文化,强调了思辨过程中的平等性、严格计时原则和思辨文化。论坛执行主席桑春艳做论坛背景简介,本次论坛围绕重庆中小型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的主题,结合重庆制造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探讨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办法。
在引导嘉宾发言环节,杨良义首先探讨了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数字孪生在智能网联实车测试方面的应用研究。他介绍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感知周围环境,包含天气因素、道路参数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临时道路管制要素,最后通过信息融合做出驾驶决策。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数据获取方式,重点介绍了数字孪生在实车测试环节的应用。通过仿真的动力学模型、虚拟场景以及自动化测试软件,将雷达、摄像头、ECU等采集要素整合到在环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将危险环境搭建为虚拟场景,并把这些虚拟场景的数据注入车辆的感知系统,以完全拟合危险驾驶场景。
图2引导嘉宾杨良义发言
随后,张军介绍了北明数科牵手腾讯云为重庆搭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落地情况。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工业产品的类别,以及重庆的工业地位,分析了中国工业形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诊断”和“开方”的方案为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国已经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技术变革,现阶段主要为物联网到智能化的工业4.0建设。他总结了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五个趋势:工业应用的移动化;有消费侧驱动供给侧的C2B模式;由单点的智能升级到全局的智能;基于云原生的数字底座和综合性平台+行业性平台+专业性平台协同发展,也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建议路径。
图3 引导嘉宾张军发言
在引导发言的最后阶段,吴家亮做了工业互联网赋能大跨径桥梁智能维养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我国大跨径桥梁维养的现状和市场前景,既要满足新建桥梁的需求,也要对既有桥梁进行监测和维养。目前,各大桥梁都建设了实时状态监测系统,安装传感器只能监测桥梁的部分数据,不能完全掌握桥梁的真实状态。辅助的监测手段都需要人工携带设备采集数据,并针对问题进行维养,存在较多问题。他提出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大跨径桥梁的维养,打造远程监控系统,利用云平台和云计算,监测桥梁裂缝和锈蚀情况,提升监测水平。
图4 引导嘉宾吴家亮发言
在随后的思辨环节中,与会人员针对以下三个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议题1:针对重庆传统制造业特征,中小型制造企业是否有必要建设工业互联网?
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徐传运作为特邀嘉宾首先阐述了当前工业项目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的水平较低,改造升级具备必要性,但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仍受限于企业需求、技术成熟度以及成本等因素制约。贾韬、高宇、吴松等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等方面出发,均认同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必要性。邓远飞、祝清意、苏祖强等则认为资金成本、现金流、效益提升比等问题可能制约中小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必要性。张波认同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并提出政府主导,互联网公司搭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有偿服务,是一种合理的探索路径。中小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可以采用大型企业成熟经验推广、采购/租用成熟服务平台、技术公司共建等多种方式共同实现。
图5 思辨环节议题1
议题2:传统加工制造设备的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需进行设备智能化改造还是采用非接触式设备接入?
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苏祖强作为特邀嘉宾首先进行了观点阐述:非接触式设备接入可以采集生产数据,而非生产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采集需要采用智能化改造,所以ERP管理信息化建设往往不需要智能化改造,而建设智能工厂则需要。廖世根也提出在加工制造企业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改造方法,如生产前端采用非接触式设备,而在物流仓储的后端则适合采用智能化设备。贾韬提出根据内部加装传感器的手段可用性对设备改装方式进行选择。冯骥对设备智能化改造提出反对观点,传统制造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反而不如特斯拉等现代智能车企。张军提出企业面临选择的三个主要考虑方向为安全、成本和定制化,企业可以从上述三个方向出发进行方案的抉择。
图6 思辨环节议题2
议题3: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智能化逐步改造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建设应该先侧重基础能力建设还是数据分析研发?
重庆邮电大学廖世根作为思辨环节特邀嘉宾首先提出数据分析是企业利润和效益的潜在增长点,是重点发展的方向,但他同时也提到数据分析的发展依赖于基础能力的建设。李秀华、苏祖强、何盼、徐传运等均认为应该侧重于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能力建设是数据采集的基础,而数据的完备性制约了后续数据分析结果的优劣,同时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分析数据和研发智能算法的能力。而贾韬、张银生、高宇、冯玉明等则认为当前企业的基础建设能力存在过剩或过低两级分化,而企业的效益点往往与数据分析密切相关,所以应当先开展数据分析。针对该议题,参会人员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企业应以自身利润增长为出发点,对基础能力建设或者数据分析研发的技术路径进行选择。
图7 思辨环节议题3
在嘉宾的思维碰撞中,论坛活动圆满结束,论坛执行主席何盼对论坛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CCF YOCSEF重庆主席杨建喜对引导嘉宾、到场人员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CCF YOCSEF重庆前主席文俊浩以及前AC成员徐传运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也表示了感谢,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未来重庆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进行了美好的展望。
图8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