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下午,CCF YOCSEF成都分论坛在新都一中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主题为“走进新都一中-协同共建信息学教育,助力大中融合”专题论坛。CCF YOCSEF成都分论坛AC、委员以及来自高校和中学的专家教授及新都一中师生代表共计两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YOCSEF成都学术秘书杨新、委员刘书妍担任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
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新都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晓峰为本次论坛开幕致辞。他表示希望本次会议可以在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心中种下种子,等待大家发芽、成长,希望新都区信息学竞赛可以更上一个台阶。新都一中副校长雷萍,对本次论坛做出介绍,并提出以信息学奥赛推广为契机,探索如何助力具有成都特色的县域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新都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晓峰致辞
新都一中副校长雷萍作活动介绍及学校情况介绍
本次特邀报告会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导翟季冬,成都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信息学竞赛主教练蔺洋,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闵帆分别围绕“协同共建信息学教育,助力大中融合”主题做出分享报告。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翟季冬在线上做了以“超算竞赛与编程能力培养”为主题的特邀报告。他以几位清华计算机学院杰出校友为例,强调学生应重视科学研究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培训、参加编程比赛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像全局观点、优化观点这些思维观点,代码调试、性能优化等专业能力,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这样的学习能力都是助力科学研究的利器。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翟季冬线上作报告
现场学生向翟季冬副教授提问
成都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信息学竞赛主教练蔺洋老师作出题为“成都七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的特邀报告,着重强调了科学系统训练的重要性。她提出合理分层,速成和系统并重、整合多方面资源、线上与线下结合、强校联盟、注重常规习惯培养和心理训练多个理念,并借助校友的例子详细阐述。最后以“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陪伴”结束,学科竞赛是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种,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而是参赛选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师而是关注选手业务、生活方方面面的教练。教练最重要的内容是领路人,传递正能量。
蔺洋作“成都七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特邀报告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闵帆提出 “主动学习:从人类到机器”,并就读书、学习、求知进行了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一种被动,跟着既定的模式,从书中获取前人的经验,跟上时代的步伐,之后,他抛出一个问题,大家喜欢读书吗?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我们学习是为了获得有用的技能,如果你学得很吃力,而且没什么效果,自然会抵触它,人们都喜欢学习自己擅长的东西,所以仅仅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一种应付高考的手段,未免太过煎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兴趣,不说会取得多大的成就,但可以保证你学的很愉快。计算机不是像物理、数学那样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你在敲代码的时候相当于你与机器的对话,计算机的奥妙等着大家去发掘。最后,他还提醒大家要做一个独立的人,清醒的认识自己,并对同学们寄予厚望,通过实现社会价值,来实现个人价值。
闵帆教授作 “主动学习:从人类到机器”
闵帆教授与学生互动
紧接着,圆桌论坛邀请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文昌,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校长刘旭东,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王杨,NOI金牌教练、成都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信息学竞赛主教练蔺洋,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闵帆,围绕“新时代普高育人方式改革下,如何让县域普高也具备成熟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信息学教育如何成为高中到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桥梁?”“学科基础知识前置到普高是否有利于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跨学科交叉培养?”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圆桌论坛现场
通过深入研讨,论坛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1. 借助于互联网发展的东风,优质学校的学习资源得以在网上共享,优质学校可以和别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分享学习资源、教师团队。高校老师可以参与到大中的衔接过程,如开展信息技术讲座,提升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信息竞赛不应该仅仅成为学生保送清北,考取名牌大学的一种功利性手段,它更应该是作为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兴趣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向圆桌论坛嘉宾提问
会议最后,几位嘉宾总结到,在当今这个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就像是一双翅膀,助力大家遨游在梦想的天空。CCF YOCSEF成都也将会一如既往的跟各个行业的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将做好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的交流纽带,发挥YOCSEF成都的影响力,致力于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