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专题论坛纪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智慧与创造,承担着记录人类文明进程、展示多元文化记忆的重大使命。其中,中国书法是展示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最有效的载体。
一幅流传千年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怎样才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并能给众多书法爱好者进行立体展示?一块黄庭坚书帖碑文如何能够让世界各地的人鉴赏?面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不断加剧的情况,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非遗进行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为实现非遗保护和展示提供了无限空间。
2015年8月11日9:00-17:00,CCF 西安分部与CCF YOCSEF西安分论坛联合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书道五千年,数字传承可谱新篇?——以书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的专题论坛。
论坛以中国书法作品为代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的最新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论坛邀请到了美国东北大学Patrick S. P. Wang教授讲述中国汉字造字艺术,以及近年来最新的可视化技术;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书法档案》讲者,浙江大学于钟华博士讲解中国书法艺术以及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神韵鉴赏;邀请亮风台(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总监吴仑博士阐述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邀请浙江大学郑霞博士讲解中国书法艺术数字化的发展前景与存在的诸多挑战。邀请沣西新城国家级新区管委会产业服务部韩萍部长介绍了沣西新城,以及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产业趋势。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苗启广教授, CCF YOCSEF西安分论坛现任主席西北大学陈晓江教授作为执行主席主持了论坛,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北大学房鼎益教授进行了致词,CCF西安分部秘书长长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段宗涛教授,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陈灵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吴俊副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的石争浩副教授,西安石油大学程国建教授,西北大学汤战勇博士、许鹏飞博士、碑林博物馆外事部主任贾梅副研究员以及来自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共计40多人出席了论坛。
上午9:00,美国东北大学Patrick S. P. Wang教授在西北大学首先做了题为“中国汉字特征描述及可视化”的专题报告。王教授从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的领域发展讲起,采用大量的影音图片资料给我们展示了文字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情绪识别等子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在众多的多样化实例中,需要找到相对的不变量才能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以砖块的例子说明了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视角下会呈现很多不同的样子。王教授的报告给大家展示了汉字书法的文化内涵,给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很好的启示。
央视百家讲坛《书法档案》讲者,,浙江大学于钟华博士,下午2:00点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了“书法艺术之美”的报告。于博士以碑文和帖文为对象,展示了中国古代多位书法大家的作品神韵之美,例如:邓石如的《弟子规》、赵之谦的《许氏说文叙册》、怀素的《自叙帖》、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传》、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等。于博士细致的介绍了碑文的形质特性以及帖文的神采美,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接下来,亮风台研发总监吴仑博士探讨了“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吴博士首先阐述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然后简单讲解了增强现实的基本概率,展示了亮风台公司最新的研发成果,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维重建、人脸检测与追踪等。并且,吴博士还对未来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进行了展望。随后,浙江大学郑霞博士作了“书法艺术数字化前景与挑战”的报告。报告中,郑霞博士首先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树立了目前书法研究的基本现状,列举了目前书法作品数字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其存在的难点,随后又展示了其团队目前在书法数字化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郑博士的报告给刚刚接触书法数字化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基本方向,并且在会后商讨建立书法数字化研究的各高校联合研究小组,以推动书法数字化研究的快速发展。
最后一位讲者,沣西新城国家级新区管委会产业服务部韩萍部长进行了关于沣西新城的介绍,报告了相关信息产业园区对于创新,特别是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
最后,苗启广教授和陈晓江教授组织了PANEL,所有嘉宾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百家讲坛讲者于钟华博士当场挥毫为到场所有嘉宾签名赠送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书“问道王羲之 -于钟华解密书法档案 CCTV-10 百家讲坛《书法档案》完整版”。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在碑林专家的导引下,一起参观了碑林博物馆,感受中国古代书法的艺术之美。最后参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本次主题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