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CCF青年精英大会(YEF2021)在沈阳新都绿城喜来登酒店拉开帷幕,本届大会共有18场技术及观点主题论坛。下午13点30分,由CCF YOCSEF深圳承办的观点论坛【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国际化建设:要里子还是面子?】在多功能5厅举办。论坛以高校国际化为主题,围绕双一流高校国际化评估应该更重视硬指标还是软指标、中美对抗新冠疫情对国际化建设是机遇还是挑战、不确定国际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际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思辨。
会议盛况
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魏彦杰和南方科大学张进,论坛邀请了天津理工大学教授罗训、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院长王杨、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学院行政副院长李旭作为引导发言嘉宾。论坛特邀嘉宾有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崔鹏、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高志鹏、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董媛香。出席此次论坛的嘉宾约60人,来自深圳、成都、太原、昆明、长沙、北京和天津的YOCSEF AC代表、高校和企业等各界代表参与了论坛的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主持会议
下午13:40,论坛上半场正式开始。论坛执行主席魏彦杰作开场介绍,提出了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背景、评价标准以及国际化的指标与内涵等问题。论坛上半场引导嘉宾天津理工大学罗训教授做了题为“我的国际化教育观:v3.5”的报告,西南石油大学王杨教授做了题为“逆全球化下双一流国际化评估和建设之思考”的报告,罗训教授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化教育为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王杨教授代表双一流学科高校,在地方高校学科评估、国际化面子和里子的关系方面给出了独到的见解。随后,论坛围绕“双一流高校国际化评估更重视硬指标还是软指标?中美对抗新冠疫情对国际化建设是机遇还是挑战?”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3 33引导发言嘉宾主旨报告
特邀嘉宾高志鹏教授认为,在国际化评估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硬性的指标,这是基本的入门标准,不要去质疑指标的合理性,当满足了硬指标以后才可以考虑内涵(里子)标准。董媛香副教授作为地方高校的代表认为,地方高校获得国家支持少,经费有限,为了学科评估还要做国际化建设,会有很多困难,地方高校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否有必要参加国际化评估值得讨论。清华大学副教授崔鹏认为,双一流建设既要有战略又要有战术,中美对抗环境下我们鼓励大量引进国外人才只是当前特殊环境下的战术行为,国际化是双向过程,长远看还是要鼓励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崔鹏以清华大学为例说明了双一流内涵的指标化,即“清华的学生去世界一流大学读书的人数、清华教师去国际一流大学任教学科的排名、引进国际一流学者的人数等”。国防科大副教授付绍静认为,国际化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让世界更加认可我们的学校,并讲述了国防科大的国际化经验。
特邀嘉宾发言
会议下半场由联合执行主席张进主持,南方科技大学李旭做了题为“国际视野、世界一流--南科大实践对本土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思考”的报告。引导报告提出了高校国际化的政策、措施、效果和挑战等问题。随后,论坛围绕“不确定国际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际化建设?”主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应该投入更多资源支持和鼓励学生/教师走出去,还是投入更多资源把国际学生/教师引进来?国际化建设应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重?还是以一带一路、拉美等新兴国家为重?不确定形势下的国际化建设应该以科技领域交流为重, 还是以文化交流为重?”等议题。
参会人员发表观点
特邀嘉宾董媛香认为,在新冠疫情影响人员流动的情况,国际化发展除了走出去和引进来,地方高校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是否有第三条发展之路?董媛香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学校给学生报考国际化的专业证书考试,增加学生的竞争力。王杨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开展国际化教育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念,长远来看要吸引国外学生进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关于“如何开展国际化建设”方面,崔鹏认为,应对封锁的最好办法就是开放,我们应该更加鼓励走出去和引进来,国内容易将简单问题指标化而忽略内涵,如何设计科学的指标很重要。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教授秦建斌认为,我们走出去的学生大多没有真正融入当地文化中,应该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自主性教育和独立教育,同时学生要带着使命出去。深圳大学副教授陈小军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探索未知才是走出去的目的所在,我们的学生出去是到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大量的学生走出国门,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不同的世界,未来我们要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李旭老师则对我们出去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做了相关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最后,张进做了总结发言。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应该重指标而不是唯指标、人才引进和送出去同时进行。本次论坛邀请到本领域著名专家在高校国际化进行充分讨论,给出很多高校国际化工作的洞察和独特见解,如何在国际化道路上树立文化自信,扩大全球影响力,给出很多值得探索的方向。
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