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上海 > 新闻动态
“我们说的‘具身智能’是一回事吗?”长三角学术圈展开首次定义大讨论
2025-07-05 阅读量:0 小字

CCF YOCSEF上海

CLUB活动

内容抢先看

1、 本次活动中,参与嘉宾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他们心中的“具身智能”,并进行了激烈抢话筒讨论,但是最终无法对“具身智能”概念达成完全统一的共识;

2、 在讨论中,“通用性”是大部分嘉宾所提到的关键词。与传统机器人自动化相比,具身智能应该对不同环境和场景具备通用性和泛化性能力,从而区别于传统机器人任务,为新时代智能产业打下基础;

3、“进化”是另一个被嘉宾们提及的关键词。具身智能在具备通用能力外,应该还有一定的“进化”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主动适应复杂场景,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智能水平和操作应用能力;

4、 在讨论中,“具身”也是被繁复提及的关键词。人形机器人不一定就是具身智能,智能机械臂也可以是具身智能的形态。通过“具身”设备与环境的物理交互所产生的“身体经验”来学习、适应和进化,从而获得更高阶的智能,是具身智能的另一个关键特性;

5、此外,嘉宾们还提到了“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机器人”、“端到端训练的感知操作闭环系统”、“更高智能等级的机器人”、“大脑策划小脑执行的综合系统”等等观点。

2025年6月14日上午,CCF YOCSEF上海在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35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我们说的‘具身智能’是一回事儿吗?”的Club活动。随着2025年央视春晚和北京机器人奥运会的召开,“具身智能”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专业词汇。具身智能涉及众多学科,包括机械、控制、电子、控制、视觉、大模型等等,为我国的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落地场景。然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领域中的“具身智能”是否是一回事儿呢?具身智能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最核心的问题和难点是什么?本次活动是CCF YOCSEF上海发起的长三角具身智能系列活动的第一次活动,请到了相关分论坛(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执行主席与嘉宾对“具身智能”的定义与范围进行限定和讨论,为后续系列活动的组织提供便利,并期待系列论坛为推动我国“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考和建议。

此次活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会承办,支持单位为上海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模力社区。论坛执行主席为CCF YOCSEF上海AC、华东师范大学李洋,以及CCF YOCSEF上海副主席、上海科技大学赵登吉。活动开始,李洋进行背景介绍,并由长三角具身智能系列活动发起人,CCF YOCSEF上海现任主席石亮简单阐述了活动初衷和由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活动现场照片

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尹云鹏、北京交通大学金一、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李特、复旦大学戈维峰、苏州大学晁平复、南京大学李元琪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礼等嘉宾进行“具身智能是什么”的引导发言。参与活动的还有YOCSEF秘书长谭晓生、总部老主席高志鹏、总部AC张忠宝、鄢兴雨、陈昊, YOCSEF上海老主席彭鑫、邱锡鹏,YOCSEF杭州主席况琨,YOCSEF苏州主席李华康,YOCSEF南京主席朱光辉等来自全国分论坛的60余位兄弟姐妹们。

YOCSEF SHANGHAI

引导发言:什么是“具身智能”?

活动开始,首先由尹云鹏分享了《从格物到致知:人形机器人组态化控制系统》,从人形机器人的角度对具身智能是什么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随后,金一给我们带来了《多模态融合视角下的具身智能》的引导发言,从计算机视觉以及交通垂直领域的角度,概述了具身智能的感知能力和通用性能力等问题;紧接着,李特给我们带来《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角度,谈对具身智能的理解》话题,并提出了端到端训练是具身智能的关键特性的话题;戈维峰分享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挑战》则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史开始,以及目前大小脑的分工方向,对具身智能进行了阐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位嘉宾的引导发言

然后晁平复分享了《能够落地应用的具身智能,需要有哪些智能?》,对目前火热的具身智能领域提出了应用无法落地的观点,他从工业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当前所遇到的困境和难点;李元琪随后分享了《图形技术生成仿真数据支撑具身智能》,从计算机图形学的角度,介绍了仿真领域中视觉信号如何高质量生成,从而帮助具身智能得到训练数据的方法;最后,李礼给大家带来了《Safety Critical Embodied AI》的分享,强调了具身智能在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和可能方向等话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位嘉宾的引导发言

七位引导发言的嘉宾为在场的嘉宾带来了非常精彩,引人深思的引导发言。为了表达谢意,YOCSEF秘书长谭晓生、以及上海老主席邱锡鹏为七位嘉宾颁发了感谢牌,以感谢嘉宾们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谭晓生、邱锡鹏为嘉宾专家们颁发感谢牌

思辨环节,部分结论汇总

思辨议:“具身智能”的共识定义和概念边界是什么?无人车和智能工业机器机械臂算具身智能么?后续系列论坛讨论如何对具身智能的定义边界进行限定?

思辨议: 在不同领域中,“具身智能”关键难点是什么?哪些领域方向重要?为什么?你对这些领域难点问题的定义是什么?能否落地?

观点输出

1、 “通用性”是大部分嘉宾所提到的关键词。与传统机器人自动化相比,具身智能应该对不同环境和场景具备通用性和泛化性能力,从而区别于传统机器人任务,为新时代智能产业打下基础;

2、“进化”是另一个被嘉宾们提及的关键词。具身智能在具备通用能力外,应该还有一定的“进化”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主动适应复杂场景,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智能水平和操作应用能力;

3、 在讨论中,“具身”也是被繁复提及的关键词。人形机器人不一定就是具身智能,智能机械臂也可以是具身智能的形态。通过“具身”设备与环境的物理交互所产生的“身体经验”来学习、适应和进化,从而获得更高阶的智能,是具身智能的另一个关键特性;

4、此外,嘉宾们还提到了“机器的社会属性以及和人的边界”、“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机器人”、“端到端训练的感知操作闭环系统”、“更高智能等级的机器人”、“大脑策划小脑执行的综合系统”等等观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思辨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CCF YOCSEF上海  CLUB

论坛总结

最后,YOCSEF上海副主席赵登吉对活动进行了总结。虽然活动结束后,大家仍然无法对什么是“具身智能”达成统一的共识,但激烈的讨论向大家展现了不同领域“具身智能”的意义,为后续长三角具身智能系列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今天的讨论也让我们对具身智能行业的落地更加充满信心。接下来,CCF YOCSEF将持续关注具身智能领域,开展长三角具身智能系列活动,助力我国具身智能的健康发展。

论坛总结与会嘉宾们合影留念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