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上海 > 新闻动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助力物流特殊人群?CCF YOCSEF上海举办第十届物流虹桥论剑技术论坛
2025-01-13 阅读量:1 小字

1

论坛背景

CCF YOCSEF上海-技术论坛

       2024年9月7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YOCSEF上海学术委员会组织,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支持的第十届物流虹桥论剑论坛:“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助力物流特殊人群”在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顺利召开。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推动社会包容、就业和特殊人群权益保障的进程中,物流行业以其特性和优势,成为了解决特殊人群就业创业问题的重要力量。目前特殊人群在物流行业可以从事驿站门店、快递员、客服、包裹分拣等一百多种岗位,其薪水与竞升机会与健全员工无异。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提升物流行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为解决物流特殊人群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坛旨在深入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促进物流特殊人群(如身体障碍者)的就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开辟特殊人群在物流就业的新路径,让特殊人群在物流行业“就业更便捷、创业更简单、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精彩”。

       “物流虹桥论剑”作为品牌系列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更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深厚的内涵,持续引领着物流人的思想潮流与未来探索。论坛以物流问题发布者、前沿科技收集者、物流二代培育促进者为已任,引领物流人思想碰撞,为物流前沿技术和未来前景提供展望平台。

      本届虹桥论剑论坛由CCF YOCSEF上海AC、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易芬和CCF YOCSEF上海学术秘书、上海大学朱能军共同担任执行主席,由CCF YOCSEF上海23-24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孔令和担任微论坛主席。此外,论坛还邀请到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辛立明、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高级经理胥春石、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高级咨询顾问蒋龙泉、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副教授曾凡林,以及虹桥论剑论坛发起人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谭书华、YOCSEF上海老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彭俊杰、YOCSEF上海老主席复旦大学教授熊赟、协会易创始人李伟、阿里云云通信易航等作为引导和思辨嘉宾。参与本论坛的还有YOCSEF上海现任主席邱锡鹏,副主席马骏、李洋,秘书长刘斐,学术秘书郭畅,学术委员王鹏伟、李晋国、许文波、许盛诚、戈维峰、徐冰茹、张冰雪,通讯委员张奇、孔浩,以及YOCSEF苏州2016-2017主席王涛、YOCSEF杭州分论坛学术委员周晟

特殊人群

是指在某些方面与正常人存在差异的个体或群体,本次论坛特指残疾人。

辛立明论坛开场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辛立明介绍了学校和学院悠久的历史背景,强调了学院对YOCSEF上海的支持与肯定,并期待更多学院年轻教师能加入到YOCSEF上海这个平台。他特别提到,学院近期也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物流特殊人群,从而响应上海市残联的倡议,利用数字化手段为物流行业中的特殊人群提供支持与帮助。


       赵恺介绍系列论坛情况

       论坛执行主席戈维峰对本次技术论坛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大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能力边界不清晰”、“具身智能研发成本高昂”以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生态系统建设”三个主要问题。

邱锡鹏开场

       接着,YOCSEF上海主席邱锡鹏介绍YOCSEF上海的文化,并强调了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导下的YOCSEF的核心宗旨与主要活动形式。YOCSEF在促进青年计算机成员之间交流合作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成员发展。本次论坛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物流特殊人群支持等社会问题,后续将基于此次思辨,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观点,并向社会发声,以激发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


2

引导发言

CCF YOCSEF上海-技术论坛

胥春石

《圆梦行动——科技助残》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客服中心高级经理

胥春石分享了圆通速递在智能服务和客服体验方面的创新实践,涵盖智能自动化、客服工作流程优化、智能质检以及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创业支持等多个方面。圆通通过六大业务板块的发展,结合智能技术为特殊人群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提升了特殊人群的工作体验与效率。

胥春石引导发言

蒋龙泉

《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残疾人生活、就业的政策解读》

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高级咨询顾问

引导发言介绍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助力残疾人生活和就业中,提出建立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等方向。强调政策重要性的同时介绍了上海在细化国家政策、提供精准数据服务方面的经验,同时探讨了非遗居家就业创新创业政策引领在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中的作用。

蒋龙泉引导发言

曾凡林

《残疾人就业与社会融合》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测量研究中心主任

他分享的内容强调理解残疾人心理是基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入提供了新机遇。他指出,信息技术不仅助力残疾人克服障碍、提升生活质量,还开辟了多元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最后,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利用科技力量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就业环境。

曾凡林引导发言

3

思辨环节

CCF YOCSEF上海-技术论坛

      在思辨环节中,思辨引导嘉宾和参会人员对三个思辨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思辨议题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物流行业如何与特殊群体一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胥春石首先从快递物流行业客服视角,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助力特殊群体在客服工作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智能辅助、大模型技术等,可以提升特殊群体客服的工作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并在复杂场景如理赔核实中提供便捷沟通方式,促进特殊群体在物流行业的融入与发展。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蒋龙泉提出要针对物流行业与特殊群体结合的现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企业与特殊人群共同迎接岗位变化和能力要求带来的新挑战,需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对特殊人群进行精细化、针对性的培训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其高质量融入社会并实现高收入,体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性。华东师范大学曾凡林认为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时,应该设立更高目标,如:聚焦于高质量就业,包括高效率工作、无障碍沟通与紧密人际关系建立,以及提升收入水平,确保残疾人通过技术达到或接近普通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高质量生活与融入社会

虹桥论剑的发起人上海大学彭俊杰、复旦大学熊赟、阿里云易航、协会易李伟,共同回顾了当初物流行业信息化初兴,今天聚焦公益这一路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他们均认为物流行业可在驿站等岗位上,主动招聘残疾人,并与新技术结合,不仅响应政策,还能稳定团队,缓解一线城市招工难问题,可以为物流行业相关企业公司带来新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与残疾人带来的机遇存在两面性:一方面,物流行业在提供更多的特殊人群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可以考虑进一步开放一些管理岗位,从而更好的照顾特殊人群的职业上升通道;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可能减少岗位,不过特殊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技能以增强竞争力。未来信息技术会显著缩小特殊群体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使特殊群体在线上工作中能展现高效率甚至优势。然而,对于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群体,随着体力劳动减少,其就业机会可能受到更大挑战。企业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并解决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难题。

       星科智汇王涛提出现有物流行业对残疾人的聘用存在矛盾,既受政策导向驱动也担忧用人成本。但新一代信息技术缩小了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为物流行业创造了更多新岗位的可能,也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更多岗位的选择。物流行业有责任和义务调研并开发更多适合特殊群体的岗位,同时提升他们的能力,以促进全民素质素养和技能的提升。联通徐冰茹指出,作为运营商代表,联通早已致力于用新技术助力残疾人。例如,为听障人士提供文字转语音通话应用,促进无障碍沟通。这一技术启示物流行业,可借此赋能残障人士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岗位,挖掘其潜力。物流行业对就业配置的深思熟虑,表明已意识到这一机遇,新技术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抓住机遇的平台。


思辨嘉宾发言1

      YOCSEF上海主席邱锡鹏围绕如何利用新技术加强特殊人群与正常人群的交互。提出应重视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以便利两者间的交流。通过智能技术,如导盲机器人、手语识别等,可以拉近特殊人群与正常人群的距离,增强互动,不仅帮助特殊人群职业融入,更在文化和尊重等层面提升社会整体福利。

       上海茂源许盛诚认为物流行业应响应国家号召,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将他们视为重要的ToC服务对象,并建议虹桥论剑论坛可扩大讨论边界,聚焦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利用新技术提升特殊人群就业能力,并探索多元化服务以增强其忠诚度。同时,立足企业面临成本增加的挑战,呼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

       浙江大学周晟认为物流行业在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时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市场用户对特殊群体的接受度低,就业难度大;二是技术虽进步,但交互设计未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三是特殊群体心理敏感,需避免歧视性用词,确保其在工作环境中得到尊重与包容,这些挑战需行业内外共同努力解决。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刘斐建议在讨论物流行业与特殊人群的机遇和挑战时,应关注新技术是否创造了更适合特殊人群的工作岗位,如人工智能中的数据标注等,并询问这些岗位的发展情况。同时,询问物流行业在职业规划中是否给予特殊人群同等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期待,特别是在管理层是否考虑设立针对特殊群体的特色岗位,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本次论坛执行主席朱能军对该议题做出总结,他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行业与特殊群体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主要取决于它是如何调整健全人与特殊人群之间的关系的。如果新技术能够拉近双方距离,则为机遇;反之,则为挑战。我们物流行业和科技从业者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强化机遇,减小挑战。物流行业是否积极发展拉近健全人与特殊人群之间差距的技术,不仅关乎技术本身,更是物流从业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思辨议题二:

物流行业如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帮助特殊人群更有竞争力?从而实现“科技无障碍”“社会融入无障碍”、“康复/辅具无障碍?'信息无障碍”?

      胥春石认为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殊人群在一定程度有某些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只是与健全人群比较时会面临被选择。新技术需要在融合社会、康复及无障碍领域,应针对特定场景和维度进行延伸。蒋龙泉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降低成本并发挥特殊人群的优势,通过针对性培训和技能加持,使特殊人群在物流等行业中的竞争力增强,无需依赖情怀就业。结合技术设计岗位,缩小与健全人群的差异,提升特殊人群的竞争力,实现无障碍就业。曾凡林指出信息技术在物流中需解决信息触达残障人士的问题,并提供合理培训以提升其能力。同时,物流行业应关注残障人士作为客户或员工的特殊需求,如语言、行动障碍等,并开发适应其需求的系统。此外,社会融入和企业氛围的提升对残障人士完全融入社会至关重要,需通过新技术和日常行为提升平等意识。技能提升方面,目前信息技术已能解决大部分肢体障碍问题,但社会融入和智力、精神障碍仍需更多努力。上海大学彭俊杰指出目前技术层面已在持续探索为特殊人群实现科技和社会融入问题。易航认为特殊人群在物流行业的IT技术方面,应享有与健全人相同的IT系统服务选择,并需要开发更多适应其需求的系统以提升特殊人群的竞争力。尽管技术进步已解决大部分肢体障碍问题,但社会融入和企业氛围提升仍是挑战,可通过宣传提升平等意识,技能提升则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殊人群的智力与精神障碍仍需特别关注。熊赟指出技术需持续考虑实现特殊人群在科技和社会融入无障碍的问题。当前主要障碍在于如何让物流决策者及投资者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特殊人群的价值,并推动相关政策制定和信息传达,以加快无障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顶层设计的认可对推动至关重要,技术支撑亦不可或缺。全物流行业中,特殊人群的数据及其工作能力是重要资源,新技术应助力其快速提升接近常人水平。新质生产力提升是特殊人群技能提升的诉求,从事相关工作者有责任推动全民素质技能提升。因缺乏具体数据,讨论需更具体细致。


思辨嘉宾发言2

       华萍指出以物流供应链行业为例,该行业强调安全第一,在该场景下,特殊人群更适合办公室场景工作。行业应践行授人以渔理念,提供养老护理、陪诊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开展物流和供应链的培训,为蓝领人群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技能提升。

       邱锡鹏提出是否可借助系统来帮助进行诊断并提升特殊人群能力,关注其早期教育培养尤为重要,包括文化学习、技能及职业培养。特殊教育方式应适应不同障碍类型,关注其获取科技发展和世界知识的能力。已有成功案例如盲人程序员,表明特殊教育可增强特殊人群的竞争力,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新途径。

        许盛诚将流浪地球2中的团结精神与场景结合,提出当社会影响力提升时,特殊人群的照顾与融入应纳入议程。企业需关注并开发面向特殊人群的APP,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康复和辅助辅具的无障碍。企业应与地区政府合作,落实扶持并吸引资本介入,形成商业闭环。信息特高许文波则提出质疑,物流行业是否愿用新技术服务特殊人群?认为解决此问题需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关怀,社会文明程度体现在对弱者的态度上,即使可能亏本也应考虑其需求。

       本次论坛执行主席易芬对该议题做出总结:虹桥论剑已举办10年,见证了物流行业从人工操作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论坛讨论话题从物流信息化、新技术应用到智慧物流、AI驱动、产学研合作,再到物流大模型的应用,反映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特殊人群在物流行业更有竞争力。


思辨议题三:

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特殊人群与健全人群是会拉近差距还是扩大差距,又该如何应对?

       胥春石认为在软技术上是拉近了距离,新技术如GPT等的发展,对于特殊人群和正常人群在某些场景下(如论文写作、短视频制作)的差距影响不大,都能轻松利用工具生成内容,但在需要复杂肢体行动的场景下,差距可能会拉大

蒋龙泉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拉近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教育帮助,能够拉近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尽管在某些特殊岗位上鸿沟无法完全打破,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岗位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不同人群在岗位中的平等性。曾凡林认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公平教育、技术可及性和双向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可行性,从而拉近不同人群之间差距。并举例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及信息技术应对挑战的案列,强调教育和技术的结合对于缩小差距的必要性,并对技术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技术的普及更将推动特殊人群教育工作的变革。彭俊杰指出新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缩小特殊群体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特殊群体能够利用技术无障碍学习,与正常人一样获取知识,这在心理和能力培养上都有积极影响,建议国家层面应给予特殊群体优惠或免费提供有助于他们学习的技术手段,以促进其成长和发展。新技术在物流场景中对特殊人群和健全人群都会带来能力提升,可能导致竞争加剧,但整体而言,新技术会推动社会整体发展。


思辨嘉宾发言3

       王涛说今年苏州地区收到的200份优秀论文中,大多数来自非计算机领域,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趋势,所以新技术时代对特殊人群是机会,技术发展可能会弥合一些差距。阿里云易航提出应区分基础技术与特殊人群专项技术的发展。基础技术加剧社会竞争,但专项技术提升能缩小特殊人群与健全人的差距。当前虽存在差距,但随着社会对特殊人群技术的重视和投入增加,差距实则在缩小,不能简单将竞争加剧等同于特殊人群被抛下,关键在于是否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

他同时澄清并非要求互联网企业专为特殊群体开发技术,而是强调新技术发展应更多考虑特殊人群需求。通过比例关系说明,随着新技术爆炸式增长,若对特殊人群的技术发展投入不足,将导致两者间的差距相对扩大,因为特殊人群技术的增长近乎线性。

        许盛诚认为特殊人群在生存、教育和就业的基本保障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因为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提供了更多定制化服务。然而,在个人事业成就和社会价值创造方面,特殊人群与健全人群之间的差距在扩大,由于技术门槛提高、滞后性和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了数字鸿沟和地区差异。因此,最低限度保障差距缩小,但个人上限差距在增大。

       来自业界的思辨引导嘉宾和与会者认为新技术在物流场景中对特殊人群和健全人群都会带来能力提升,可能导致竞争加剧,但整体而言,新技术会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4

论坛总结

CCF YOCSEF上海-技术论坛

       最后,谭书华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论坛也是快递物流行业在技术应用和就业领域对特殊人群的积极努力。在实际操作中,他认为通过界面优化、功能简化及政策扶持等手段,也都是在缩小特殊人群与健全人群之间的差距,从而展现行业对特殊人群的关怀与包容。

       在本次论坛中,各位引导发言和思辨嘉宾围绕物流行业特殊人群和健全人群的需求及发展思路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思路,并围绕特殊人群开展了深入思辨。

       本次论坛也通过CCF YOCSEF上海视频号进行了直播,并获得了线上观众们的积极响应和互动。


参会合影1


参会合影2

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成员能力

关注我们

NEXT→2024.09.28

技术论坛—大模型时代的生成式可信推荐系统之技术论道

供稿:易芬、朱能军

审核:徐冰茹、郑臻哲

排版发布:郭畅


热门动态
2018-07-31
CCF YOCSEF 上海分论坛于2018年7月23日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2018-07-14
人工智能(AI)在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得到学术界、产业界、教...
2018-07-11
CCF YOCSEF上海分论坛于2018年7月6日晚上在上海市黄浦区洛克外滩...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