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YO-22-QD-3FV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组合形成一段时期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尤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及“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中小企业和地方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日渐成为新宠,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化其营商环境,切实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不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校企合作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为此,为促进中小企业和地方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青岛于2022年11月12日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中小企业和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之痛》观点论坛,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以及与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机制等。
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由CCF YOCSEF青岛学术委员会、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YOCSEF青岛副主席张晓伟(青岛大学)与YOCSEF青岛AC委员李哲(山东科技大学)担任执行主席,YOCSEF青岛AC委员邓高建(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YOCSEF青岛学术秘书宫文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担任线上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多模态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研究员,CCF杰出会员&CCF青岛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王胜科副教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产业加速中心产品总监刘鹏高级工程师应邀作为引导发言嘉宾出席;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善松、建投数据科技(山东)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心亮、山大地纬公司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孔兰菊、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智能业务部部长赵帅、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建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成果转化与创新孵化科主任刘永华应邀作为思辨嘉宾出席。CCF YOCSEF青岛主席包永堂(山东科技大学)、CCF YOCSEF青岛21-22主席李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CF YOCSEF青岛副主席于彦伟(中国海洋大学)、CCF YOCSEF青岛学术秘书傅真(中联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近百人以线下或线上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论坛的引导发言阶段,王金桥以“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党的二十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战略定位,从人工智能领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痛点问题出发,结合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以图像和视频为代表的面向海量多媒体数据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实践,探索了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的潜在方式。王金桥还以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切身实践从以高校院所与企业创办联合实验室,凝练核心技术孵化或助力企业发展如登上央视CCTV1《加油向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小加“、机器人守门员、科学小助手”S-MAN“等,到以学院派身份的科技创业—创办面向智能交通和工业质检智能制造的中科视语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以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通过汇聚文本、视觉和语音模态信息生成具有千亿参数、并荣获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的”紫东太初“为例,精彩分享了打造政产学研联合体助力科研创新与应用孵化的可行路径。
王胜科以“视觉智能技术的产学研探索”为题,以自身科研和产学研合作经验从中小企业和高校院所两个维度为大家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落地化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人员变动、项目不可延续性等;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场景数据和应用需求方面具备产业优势,高校院所在专业技术和科技人才方面具备优势,这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相互合作的基础;指出了企业与高校采取中长期合作模式有利于助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做出贡献。
刘鹏以“浅谈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兑现与产学研合作”为题,首先介绍了科大讯飞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发展历程和以“科技顶天,应用立地”的理念;指出了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从热点科技向应用立地进行红利兑现需要具备真实可见的应用案例、能够规模化推广的应用产品和可用统计数据证明的应用成效;同时也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实时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可解释性方面具有落地难点,产品化的成本高、周期长,而短平快的项目制更灵活;还分享了基于场景导向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模式助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方法。
引导发言阶段结束后,论坛进入思辨环节。线下和线上云会场的参会嘉宾围绕三个议题展开了思辨研讨。
议题1:当前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小企业是主动迎合科技巨头牵引的热点技术,还是立足于实际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
针对议题1,第一位思辨嘉宾杨善松认为:企业需要将产业化技术转化成技术优势,具备自身特色的技术特长,形成差异化优势。例如,海信在语音交互、语义理解技术上,不断整合资源,深入发展,在核心技术上跟知名高校不断深入合作,加快技术布局,使高校资源成为海信的技术支撑点。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热门技术,例如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海信正在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立足自身需求,进一步打造具备特色的核心技术。
第二位思辨嘉宾李心亮结合所从事的金融领域背景进行了观点分享,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的应用和结合银行金融产品策划营销的典型AI应用案例。AI技术为银行提供了大量优质新用户。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产品和底层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行业敏感度,需要与互联网大厂建立联盟,由互联网大厂提供技术平台支撑,中小企业发挥行业优势;小微企业想迅速发展,需要以互联网平台为沃土,专注自我成长,发挥自我优势和价值。
其他嘉宾也各自发表了观点。王胜科认为中小企业应立足于实际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因为中小企业不立足于实际需求是行不通的,AI技术更重要的在于其如何赋能企业自身成长;从产学研合作来讲,企业和高校一定需要长期合作,发挥企业的场景和数据优势,借用高校的低实验成本不断积累提升公司实力。刘鹏认为大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人才储备虽然很具优势,但是在将技术应用到不同的行业中,中小企业对行业的深耕是科技巨头没有覆盖到的;中小企业应该善于利用大企业提供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业务认知,形成自己的应用技术优势。张世成认为中小企业要有立足之本。大企业比如华为更聚焦于行业的领导,引导一个方向,但是不能聚焦于某一个具体的方向。中小企业可以基于大平台的资源,深耕到某一领域,打造自己核心技术。包永堂认为中小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邓高建认为中小企业需要立足于业务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仲国强认为中小企业需要长远发展还是要向大企业看齐,在某一技术领域不断深耕,抓住发展时机,抢占先机打造自身核心技术。
议题2: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之痛,是痛于企业定位还是痛于地方高校水平?
在议题2的思辨阶段,第一位思辨嘉宾孔兰菊认为产学研合作痛点在于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院所合作难于匹配合适的合作对象。企业产品需要系统化研发,需要中长期规划,而不是进行短平快的项目,需要不断投入,而高校院所的专家往往只为其中一部分负责,以细分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为主,很难为为企业的全局负责。在诉求难以契合、进展缓慢的情况下,科技巨头又不会给中小企业太长的发展时间,往往一两年甚至更短时间就可以降维碾压,大幅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得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难以可持续发展。建议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科研,如从机构上成立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与企业和产品的对接;引入YOCSEF这样的平台,进行人才对接;建立分层级科创体系,从技术、平台、应用等多层次寻找合适的匹配对象;签订合约,使研究过程和进入退出等更加有序。
第二位思辨嘉宾赵帅认为产学研合作既痛于企业也痛于地方高校水平。首先人工智能包罗万象,落地场景非常多,企业需要找到一个好的落地方向,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还要追求利润增长,还要降低成本,对企业来讲,并不是通过转换带来质的飞跃。不同于大企业有雄厚资金的支持可以进行推动技术发展的前沿探索,中小企业的定位需要更为精准谨慎,这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其次,高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高校追求教学上的突破,更注重科研,企业更注重工程。还有地方高校的研发实力问题,这些都会限制中小企业和高校合作水准。企业背后是市场,市场需要成型的产品的出现,而不是像做一般项目,而人工智能方向产品落地非常难。产学研合作其实本质是人的合作,建立教授和研发工程师之间的信任、适应彼此的节奏,满足需求,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
于彦伟认为企业和高校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企业对产品的需求和高校的老师定位有很大差异。当前高校年轻教师非升即走,考核压力大,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科研上,企业去高校调研时,年轻人不想参与其中,因为产学研合作对年轻教师带来的收益和付出的时间是不对等的;建议企业对高校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了解,如果研究领域符合,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傅真认为产学研是企业需求和高校人才池匹配的问题,追求的是共赢,但是企业一般是在经历迅速发展的阶段有需求,而高校科研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需要长期投入。李哲认为企业找高校合作更多地追求短平快的合作方式,但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短平快的合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年轻老师考核任务重,而这些产学研合作项目并不是主要考核点,不能帮助完成科研任务考核,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有效匹配。包永堂认为目前校企合作痛点很多,企业很难找到技术,高校很难发布技术,目前高校很多老师没有团队导致技术实力不满足企业要求;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要长期合作,当然需要企业首先有生存能力。刘鹏认为企业要抽象出问题来让高校参与其中,科技攻关考验高校科研水平,落地考验企业能力;建议高校院所的研发项目可以以企业需求立项,建立长期合作。
议题3:如何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使人工智能技术助推企业和地方高校发展?
在议题3的思辨阶段,第一位思辨嘉宾刘永华认为政府在搭建产学研合作中可以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将供给需求端连接起来,实现产业化和经济效益;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摸索,收集企业需求,让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揭榜挂帅的合作机制跟企业共同解决问题。企业在一定的发展时期需要产学研合作,可以是长期合作,更多时候是几个月的短平快的合作攻关技术问题,高校的学生虽然是流动的,但是专家、教授始终在高校,跟专家教授对接既可以解决长期性也可以解决短期性问题。
本议题第二位思辨嘉宾赵建立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首先是由于不同行业通用性差的问题,找到既懂行业又懂算法的合作方不容易,希望政府能做引导性工作搭建一种畅通的对接机制。其次,针对产学研合作的风险问题,尤其是资金的支持方面,中小企业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存活都比较艰难,地方高校也没有资金投入,产学研很难开展,政府引导方面也希望能有一些策略。再次,校企合作需要建立长期机制,企业和高校重视的问题不一样,各有擅长的方面,企业可以做平台搭建,高校可以做技术攻关,要有政策保障长期合作,也需要有机制可以退出。
李昕认为校企合作,格局要放开,不能局限于眼前,企业不要急于从学校挣钱,建立长期合作,比如小企业缺乏科研环境,缺资金、缺人才,高校擅长攻关关键技术问题;高校不擅长搭建大型软件平台,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吕志超认为高校研究很需要企业提供场景和数据,中小企业可以按需进行技术验收,跟高校合作节省技术方面的投入;政府引导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将需求带给高校形成研究课题。仲国强提出了四种产学研合作机制。第一种是企业牵头高校参与科学研究,企业用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出题,规避企业投资风险;第二产学融合,研究生在高校培养,去企业实习,由企业导师指导完成;第三企业给高校提供项目;第四是把成功的合作案例抽选出来当作范例应用在教学方面。王胜科认为高校最核心的是技术和人才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可以通过赞助国内外顶级会议的方式到大会、院校了解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与进展,形成长期合作。
在思辨环节之后,包永堂作论坛总结,感谢各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和探讨,通过这次论坛,对于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明晰了在人工智能热潮实现应用落地中,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高校院所需找准自己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执行主席
张晓伟
博士,CCF YOCSEF 青岛副主席,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数字多媒体分析与计算。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曾访学新加坡A*STAR研究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在AAAI、ICME、ACCV、VCIP和《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执行委员。
李哲
博士,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物联网工程系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岛AC委员。2014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视觉、视频/图像编解码与传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科研课题和多项横向项目。在IEEE GRSL, IEEE TCSVT, China Communications、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线上主席
邓高建
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领域有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全体系设计实施。担任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工智能商会监事长,青岛市乐陵商会副秘书长,青岛市德州商会副秘书长,CCF YOCSEF青岛AC委员等。
宫文娟
博士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计算机视觉中心,2013年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多模态信息融合等,发表了国际期刊和会议文章30余篇。是CCF高级会员、CCF青岛委员、CCF YOCSEF青岛学术秘书、CCF智能机器人专委会执委、CSIG视觉大数据专委委员、ICBDT 2020分会场主席、RICAI2021委员会成员、ICPR2022—Track 4技术委员会成员、在ICCCM2022做过特邀报告;腾讯“犀牛鸟中学科学人才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承担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计算机学会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青岛市科技计划、腾讯犀牛鸟基金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