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CCF YOCSEF兰州在白云宾馆成功举办“现有校企合作模式能否促进西部高校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观点论坛。本次活动执行主席是:CCF YOCSEF兰州赵付青、何安平。
YOCSEF兰州荣誉委员/AC委员/委员,以及兰州CCF会员、研究生等近3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观点论坛的背景是,我国对于IT人才的市场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地方高校的IT人才培养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IT人才的市场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得到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但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培养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无可借鉴的模式等问题上各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次论坛以“现有校企合作模式能否促进西部高校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行讨论,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IT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CCF YOCSEF兰州2019-2020副主席赵付青先做了引导发言,介绍了兰州理工大学引入培训企业的模式,陈述了具体做法,解决了一段时期的问题以及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院的思考。
兰州文理学院李恒杰院长提出现有模式必须做到“三赢”,即“学生赢+企业赢+学校赢”,主要方法有1)校企合作应从两方面入手:高校老师+企业师傅的模式;2)成立校企合作办,由专业老师担任负责人;3)校企合作中,应紧贴行业背景, 引入行业应用技术能力强的专家,引入从事该行业工作过的老师或鼓励老师在行业对应的企业挂职,提升老师的行业背景。另外人才教育应紧扣行业需求,也就是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同时介绍了南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1)引进来自于行业的老师;2)课程外包;3)培训机构(针对最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外包+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AC闫欣认为:高校现有的培养模式、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是冲突,应该重点关注学校供与企业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机构培训不一定适合企业的专项需求;校企合作的培训应做专、做精;校企合作中应提升合作企业的门槛;校企合作应分开培训企业与“做事企业”的区别。还提到企业的目标是盈利,校企合作中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如何留住企业想要的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应注重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需要考虑企业每年对于人才的需求有限,不能够实现像培训企业那样的规模化人才培养。
企业AC,中科曙光高飞认为中科曙光已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重点应该集中在合作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政府、企业、高校资源;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应注重“企业实践”与“高校理论”教育的结合。
来自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武光利认为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正向作用,建议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现有校企合作中,部分课程有企业承担,而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弱化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建议采用淘汰制,给学生压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紧迫感。
西北师范大学张志昌提出培训企业本身师资质量偏低,师资变化大,培训分散。在校学生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应该与理论相结合,在注重应用的同时,能够与行业发展对接。采用订单班的形式开展合作,“项目式”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AC,海丰王瑞民谈到为了发掘优秀人才,海丰与高校合作开展高峰论坛等相关活动,但在实行过程中并未留住优秀人才。学生能力的“供需”不平衡,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定位和企业需求不一致,应该探索新的可落地的“订单式培养”。现行的经过培训企业培训的大学生,无法达到企业大需求,在上岗前需要企业重新培训。本地企业应该与高校共同探索、深度合作,将优秀人才留在本地区。
兰州大学何安平指出校企合作中,应注重“需求牵引+项目驱动”。现有培养模式中应该注重高校如何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实现企业研发与高校的深度合作。
来自企业AC闫欣和高飞还指出如何将企业研发与高校资源纳入同一平台,YOCSEF今后能否起到这样的功能?高校与企业之间如何进行人才之间的深度合作。企业研发需求大,甘肃省如何提供好的基础条件?建立研发平台,“政府、高良校、企业”合作,营作良好的研发环境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王小宁指出高职院校对人工智能及校企合作模式有更加具体的需求,只有通过精准定位企业需求,才能实现高职人才的系统培养。
中医药大学柳春提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形成闭环,实现“高校人才的供”与“企业人才的需”的有效衔接,但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断裂——高校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高校应注重高校教师与企业的对接,应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训练。
企业AC,大方李杨谈到企业招人越来越困难,只有通过合理的人才职业规划,形成人才的职业兴趣,使IT人才呈现合理的两极分化(研发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两极分化),这是必有之路,还指出兰州缺少产业工程体系,尤其缺少底层的IT产业工人及码农。
兰州文理学院徐成俊谈到政府对IT行业的关注度不够,应争取政府的政策及资助。通过任务驱动,给本地的相关IT企业加担子,培育本地企业。
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本次观点论坛汇总如下:
(1)现有校企合作模式没有真正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与人工智能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校企合作应该发挥高校、企业、政府等各方力量,合理平衡大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和就业需求的矛盾。
(3)高校如何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如何向学生传递企业文化,提升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真正将育人贯穿整个合作环节中。
(4)高校教师在协同育人中应该是最核心的要素,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水平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水平,避免现在很多教师不愿重新学习新技术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