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俄乌局势动荡,俄罗斯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制裁,其中涉及众多IT基础设施和相关消费产品,这给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及自主可控发展敲响了警钟。在产业应用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正在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在教育科研领域,国内多地已开始将教育信创纳入发展体系,特别是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25次提及“自主可控”、5次提到“原始创新”、4次提到“原创精神”,校园信息化产品的国产替代蔚然成风。
信创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亟需人才资源的充足供应,尤其是关键基础软件专业人才的强劲支撑。如何才能推进教育、科研等在信创方面的深入发展,实现产学研联动,助力信创生态建设,稳固信创产业基础?2022年8月13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YOCSEF济南承办,大众日报、麒麟软件有限公司、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以“产学研联动如何助力信创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观点论坛在大众日报传媒大厦顺利举行。山东交通学院王朋、麒麟软件苏胜男担任本次论坛执行主席,山东女子学院郭延辉、山东建筑大学李成龙担任线上主席。产业专家、高校教师、中国PG分会专家和CCF YOCSEF委员线下三十余人,线上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观点论坛,展开了激烈思辨。
论坛伊始,大众报业集团信息技术部副主任理志强致辞,回忆了大众报业集团与YOCSEF济南的历史渊源,并表明进入全媒体时代,大众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也在向移动化、大数据应用迈进,在多个领域需要信息化专家的支持,希望通过信创论坛的举办为下一步的沟通交流打下基础。接下来,CCF YOCSEF济南主席刘新锋进行YOCSEF文化培训。随后进入引导发言阶段。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周元峰以《校企协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主题,从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以大型工业软件为目标,在山大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协同育人新体系、校企协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做简要报告,特别针对校企协同信创资源建设方面学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麒麟软件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杭斯乔从信创背景、产教融合政策等方面谈起,认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信创产业发展的瓶颈,需要政产学研共同努力构建协同创新的培养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对麒麟软件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助力教育信息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作了详细介绍。四川师范大学数学软件学院教授、四川省信创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信创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春做了《建设信创重点实验室 探索信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就四川师范大学在信创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适配认证、技术服务及产教研融合模式的人才培训支撑体系进行了介绍,分享了个人体会,并就信创在高校的开展给出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引导发言结束后,进入激烈的讨论思辨环节。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周元峰做报告
麒麟软件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杭斯乔做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软件学院教授杨春线上做报告
针对议题一“如何兼顾高校、信创企业、应用企业三者诉求,促使信创落地,建立信创生态圈”。中国PG分会副秘书长魏波认为开源生态和信创生态叠加有利于信创落地。例如信创企业数据库厂商基于开源PostgreSQL再创新,已得到普遍共识。数据库应用企业不仅可以选择利用免费PG,借助数据库人才、开源社区专家用好PG,还可以选择基于PG的信创产品,而教学可以深入开源代码层,掌握数据库核心技术,师生有意愿走进开源社区、走进企业,信创企业也乐意走进校园,以标准共建、课程改革、信创实验室建设为题,完善信创生态圈。齐鲁工业大学董安明副教授认为信创的生态主要涉及产业生态、人才生态、技术生态。其中,人才生态是最为关键的,人才是兼顾高校、信创企业和应用企业三者诉求的结合点。企业在生态培养中,除了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外,还可以与高校共担项目,激励教师投入到生态构建,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带动课程和人才生态的构建,进而有助于产业和技术生态的完善。四川师范大学杨春教授认为除了要打造应用生态外,还要打造科教生态,通过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科技项目、课外技能培训、企业见习实习、讲座、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力求把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以穿插、渗透、融合、联合等多种方式植入学生培养过程之中。周元峰教授认为,生态建设需要教学体系与产业技术体系的融合,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太快,高校的教材、教学内容等无法及时跟上,并且高校和企业的目标有所不同,高校强调课程体系的完备性,而企业更注重实际的应用产出。针对人才,专家一致认为高校要培养好人才,其核心是要抓住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寻求课程及实训环节于企业需求融合的培育模式,作为生态闭环的结合点,这就需要多举办创新型信息技术比赛,为高校和企业互动提供交流平台,推动高校和企业加速融合,以大众日报为例子,有些智能化、前沿性的实施方案,可以探讨由高校承接。专家认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合作方向,高校参与的实验室能够走得更远。
总之,高校教师用专业知识参与信创企业是实现信创闭环的重要维度;同时,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信创企业如何辅佐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将原创的创新想法实现从0到1的孵化落地是信创闭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两个方向双向奔赴才更有利于实现信创的闭环。
针对议题二“高校合作是信创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学生、教师如何加入到信创的闭环体系?”山东警察学院尉永清教授认为,信创发展是大势所趋,信创的原意就是为了国家安全和民生安全,但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仍以国外为主。相比于中小学,信创更易在高校实现,可高校的教育,培养使用习惯很重要,通过建立课程体系,打通实习和就业等环节,让高校学生具有接触信创产业的能力和渠道,各类信创测评工具、安全、等保等,还不完善,需要高校的参与。
嘉宾认为,首先要让学校的师生接触到信创软硬件,将信创产品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并在企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给学生相应支撑,让信创软硬件在高校有发展的土壤,使得信创软硬件从能用到好用、易用的发展,高校的师生能够作为用户来提出不好用、不易用的点,从而促进信创发展,解决学生的能力问题,也是高校能力的一个体现。同时信创非常有必要到中小学开展,中小学教育是普适性的,现在中小学的信息课程教学基础环境,基本上是以国外产品为主,亟需加强中小学生对国产技术及品牌的认同和了解,孩子要学的是如何意识到国家安全问题,然后以及数据安全问题,培养使用习惯,进而为中学到大学的衔接打好基础。
针对生态建设问题,有嘉宾认为,优势高校要联合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来梳理解决“卡脖子”问题。董安明认为生态建设意味着需要很大的群体参与进来,除了参天大树,还应该培养很多草。信创建设成果需要采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自上而下传导开展范围更广的校企合作,资源下沉,调动更多高校师生参与。当然也赞同先抓重点,再进行普惠,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分工比较好。
与会嘉宾与专家一致认可,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信创实验室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通过建立信创实验室,让信创软硬件在高校有发展的土壤,让高校教师在做好基础教学的同时,拓展信创课程作为补充,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用得上、玩得转信创相关产品,为学生将来从事信创相关工作做好导向,使信创软硬件从能用向好用、易用发展。
针对议题三“如何明确信创企业与应用企业的角色与使命,建立互动机制,更好的为应用企业赋能”,飞腾金融、教育行业、区域(东北、华中)解决方案负责人许高峰认为,企业应该考虑“种种子”问题,教育行业是“种种子”的行业,企业应当对高校进行投入。信创是有情绪周期的,产教融合不仅需要企业的投入,还要求学校要有企业思维,产教融合项目要能够与企业效益相结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苏东副主任认为,由于企业和高校的目标有所不同,目前信创在高校的推动效果并不理想。也有嘉宾认为,在信创产品的推广过程中,需要人们转变已有的软硬件使用习惯,这给应用企业带来了极大不便,也是导致信创产品推广困难的原因之一。麒麟软件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杭斯乔认为,培训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式,但由此又产生了“由谁买单”的问题。也有参会专家提出,信创产品在推广过程中,能否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做好国产化替代的同时,兼顾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华为手机为例,操作系统从Android替换为鸿蒙,用户短时间内即可适应。这也是信创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点。
经过三个小时的讨论,论坛观点汇总如下:
(1)建立信创使命感和认同感,产教融合,助力信创生态建设。产教融合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教育行业的机遇期,产学研联动,三方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结合“联合共建”、“实训实战”、“以赛代练”、“课题合作”等手段,加速助力信创生态建设。
(2)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契合点,加大产学研联动力度。信创生态建设涵盖产业生态、技术生态和人才生态等多个生态的建设。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高校是人才的供给方。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契合点,力解决制约信创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包括:1)现有高校教学体系与信创体系匹配度不高;2)信创产学研合作资源受限;3)校企合作长效合作机制缺乏等问题。高校、信创企业、应用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目标明确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应加大对高校的投入,高校也应结合自己的优势专业推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
(3)校企有机结合,共建信创实验室。通过校企联合建立信创实验室,让信创软硬件在高校有发展的土壤,让高校师生接触到、用得上、玩得转信创相关产品,为优秀科研成果落地孵化提供便利,为学生今后从事信创工作做好导向。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信创生态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育,人才教育需要集结各方合力推进,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多方挑战。本次活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话题的讨论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CCF YOCSEF济南将继往开来、勇往直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