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济南 > 新闻动态
CCF YOCSEF济南举办“破‘五唯’后科研人员评价如何能体现‘人才蓄能’”观点论坛
2022-01-10 阅读量:518 小字

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国科发监〔2020〕37号)和《教育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文件精神,专利“后补助”,论文非“三高”不得从国家科技计划列支。不破不立,破“五唯”后,应该用什么标准进行人才和科研评价?是否存在科学合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研评价客观标准?既能符合中央文件精神和指导,又能真正在科研机构和产业界落地。YOCSEF济南于2022年1月8日举办IT观点论坛“破‘五唯’后科研人员评价如何能体现‘人才蓄能’”。论坛邀请高校专业负责人、学界精英、行业翘楚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破五唯”后在人才蓄能、同行评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希望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评价提供新的启发。

合影

论坛首先由YOCSEF济南2021-2022主席刘磊简要介绍YOCSEF文化,然后由三位嘉宾分别做了引导发言。山东交通学院张广渊教授结合所在学院实际情况,分享了关于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的见解,认为一要强化师德与教育教学。师德实行一票否决制,而教育教学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应当占有一定优势的; 二要突出质量导向,体现代表作成果。不应唯论文数量,而是要把论文、专利、著作等做综合量化,要更加注重论文层次;三要对教师分类评价。首先要保障教学质量,让适合做教学的教师多做教学工作,适合做科研的教师多做科研工作;四是在同行评议方面,要量化评价排序,尊重人才个性化。山东女子学院孙洪峰教授指出,目前的人员分类评价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人员分类不明确,高校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师资队伍评价不清晰;二是绩效考核主要考虑的还是与科研密切相关的指标,而对教学比较难考核,希望青年人才能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三是缺乏高层指导,导致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分类体系,希望国家能够制定相关的指导标准;四是薪酬、奖励及配套与师资不匹配。孙洪峰教授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明确高校定位;二是分类评价要以够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目的;三是要建立高校教师分类评价动态调整机制,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保持均衡。山东大学刘磊教授在“同行评议-重点专项评审思考”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同行评议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倾向性,目前可以在某些范围内实行同行评议,但也要有所限制,而大范围内实行同行评议仍应慎重。 

会议中1

接下来的思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建立‘三类高质量论文’为代表作的评价体系应该与现有体系在哪些维度有所区分?”、“破‘五唯’后,人员绩效(人才蓄能)如何定量评价?高校、产业界人才评价体系基准几何?”、“‘同行评议’在中国落地之路该如何?”三个议题进行热烈辩论。

针对议题一“建立‘三类高质量论文’为代表作的评价体系应该与现有体系在哪些维度有所区分?”,观点1,“三类高质量论文”并未完全脱离以往的论文评价体系,但是部分实现了代表作取代文章列表的作用。观点2,三类高质量论文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科差异和交叉学科的评价。输出:指挥棒的作用最重要,上层结构将国内院校分了不同办学目标,但是目前使用的是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导向会对不同院校造成困扰。

针对议题二“破‘五唯’后,人员绩效(人才蓄能)如何定量评价?高校、产业界人才评价体系基准几何?”,观点:站在企业的角度,人员分类相对容易,也容易对人员绩效指标进行量化。比如对销售人员、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都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督促各类人员完成指标要求。而站在高校的角度,行政人员的考核标准却难以定量评价。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指标要求,可以将这些要求落实到教师身上,激励教师多出成果。但行政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量化过细势必导致有“公分”就做,没有就不做,而量化过宽就可能导致目标不明确,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导向+合理量化是破“五唯”后人员评价的客观有效手段。

针对议题三“‘同行评议’在中国落地之路该如何?”,观点:同行评议目前在国内落地很难摆脱“请托”,在基金申请方面,作为探索和源头创新,评阅人对申请人“研究基础”、团队背景方面的考量高于问题本身。这与基金鼓励自由探索的精神不完全相符。如果将申报书内容与个人背景分离,做“双盲审”来提高对问题本身的关注。但是我国目前的基金并非是“普惠”的,而是鼓励有基础的科研人员继续深入探索。因此,同行评议是目前势在必行的评价方式,将科学问题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同行评议方式。  

会议中2

经过两个小时的思辨,本次论坛形成如下观点:

1. 不唯论文并不意味着不要论文,要鼓励科研人员用长时间做“好”的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以质量取代数量,真正面向需求和经济主战场。

2.企业界人员绩效评价相对易于量化,高校行政人员绩效量化评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导向与量化结合,还需从高层设计,不同目标的机构和不同类型的人员有明确的前进目标;

3.同行评议在国内落地多年,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小范围内适用,大范围内应慎用。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