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哈尔滨分论坛线上举办“互联网技术如何助力企业的信息化转型”技术论坛
2023-01-01 阅读量:310 小字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

2022年12月17日,CCF YOCSEF哈尔滨分论坛线上举办了“互联网技术如何助力企业的信息化转型?”技术论坛,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为分论坛AC委员、黑龙江大学张晓光和分论坛AC委员、哈尔滨学院王克朝,来自省内外各界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成新的信息资源,有利于生产要素优化重组、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受制于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复杂性和高度定制化需求,大多企业信息化系统还在沿用传统的定制开发与自行运维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转型进程,寻求低成本的信息化系统开发和高效能的运维方式成为解决企业信息化转型瓶颈的必然选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长足发展,低代码技术、服务组合技术、虚拟计算环境、云数据存储等共性关键技术已成为降低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和运维成本的优势选项,企业信息化转型需求、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高效助力途径等问题亟待思考。

本次论坛邀请到来自工业界的资深技术专家昆澜信息系统总经理赵锴、钉钉宜搭技术总监余军、大连拓扑伟业系统架构师高鹏作为引导嘉宾,参会人员重点就企业信息化技术手段与方案、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信息系统开发、运维等信息化转型场景中的适用性等问题展开思辨讨论,为运用互联网技术支持企业信息化转型提供参考。

昆澜信息系统赵锴总经理带来了《新兴技术在康养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主题报告,通过介绍康养企业信息化转型中新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微服务技术在康养企业技术转型中的工程实践。


钉钉宜搭余军技术总监带来《云钉低代码实践之路》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云钉低代码平台的发展过程和技术架构,展示了云钉低代码平台在应用搭建和适配多变工作负载方面的灵活性。


大连拓扑伟业科技有限公司高鹏系统架构师带来《基于SOA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传统的SOA架构方法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展示了SOA架构在面对贯通性强、难于抽象的业务场景下体现出的灵活性,从而解释了当前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转型依旧采用传统应用系统架构技术的原因。


本次技术论坛包括三个思辨点,分别为“企业信息化转型是信息化+还是+信息化?”、“低代码技术和服务组合技术能否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定制开发需求?”、“云服务是否是互联网技术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思辨环节,论坛特别邀请到两位从事软件设计和开发工作的领域专家,分别为来自航空弹药研究院的孟祥雷主管设计师和来自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的宋健老师。

议题一:企业信息化转型是信息化+还是+信息化?

赵锴认为: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核心目的是赋能业务、提升业务的运行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技术适配业务的过程。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需求分析和业务的信息化转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合理选择技术。因此,这个阶段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当某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相关业务的匹配技术已成熟,这类行业内的企业信息化转型过程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余军认为:信息化的核心是为业务带来价值,无法为业务带来价值的信息化是没有价值的,企业信息化过程是基于业务特性选择适合技术的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过程从本质上可以看作“+信息化”的过程。高鹏认为:“+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初期发展阶段,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分析,并为每个业务构建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是信息化的核心和主导,技术必须适配业务。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多个系统需要融合和打通。这个过程的业务需求较为明确,相关技术也较为成熟。这个过程可以直接应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仓库等相关技术。因此,这个过程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孟祥雷认为:工程设计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模型、设计模式、设计流程,工程设计的信息化可以直接使用MBSE软件完成。因此,这个过程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但在其他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方面,各项业务需要逐一分析,并根据业务要求选择相应技术加以实现。因此,管理业务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宋健认为:“信息化+”和“+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转型的两个阶段。企业在初始的信息化建设阶段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分析和系统建设。在这个阶段,业务分析是选择技术的主导和依据。这个阶段是“+信息化”的阶段。在基本的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后续的系统优化和升级是基于成熟技术完成的。因此,这个过程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玄世昌认为: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围绕业务这个核心提升企业信息化能力的过程。王勇认为:“信息化+”和“+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过程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表现,其核心是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常志强认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目的是满足业务需求。因此,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信息化”的过程。宋洪涛认为: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需要大量规划和统筹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的渐进开展。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需求是核心。因此,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

议题二:低代码技术和服务组合技术能否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定制开发需求?

赵锴认为:微服务和服务组合等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软件开发和运营维护的效率,但这些技术的使用需要以充分的业务标准化抽象为前提。如果没有充分的业务标准化抽象作为支撑,标准化的服务是无法实现的。余军认为:从宜搭低代码平台的工程实践来看,当前的低代码搭建技术可以满足中小企业70%80%的需求。面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特殊场景,当前的低代码平台还无法完全满足要求。但随着业务标准化抽象的不断推进和低代码平台的不断强壮,越来越多的标准化服务将被抽象出来。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低代码平台将可以解决企业的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鹏认为:低代码和微服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的搭建效率。事实上,传统架构中一直在使用的类库抽象、服务抽象、API抽象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低代码的开发方式。然而,当前的低代码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虽然当前的低代码搭建技术可以满足企业70%80%的需求,但面对企业高度复杂、难于抽象的个性化业务需求时,单纯使用当前的低代码技术无法完全满足要求,定制化开发是必要的。因此,低代码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业务的进一步标准化和平台本身的进一步完善。孟祥雷认为:低代码平台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在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低代码平台的安全性必须满足相应要求。宋健对第二个辨题的观点是:低代码技术是降低开发代价的重要手段。在孤立业务的信息化方面,这种技术是有效的。但面对企业整体的信息化规划和整合场景,该技术可能存在局限性。此外,低代码技术对企业提出了相应的人员配置要求。玄世昌认为:低代码技术、微服务技术的加持均能有效助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但使用这些技术需要考虑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企业内部人员的信息化能力等多种因素。张伟男提出了使用AI生成代码,以进一步提升代码搭建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冯骁骋提出了低代码平台是否具备搭建复杂业务系统能力的疑问。

议题三:云服务是否是互联网技术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赵锴认为:云计算在高效使用计算资源和降低软件运维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余军认为: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灵活规划计算资源的使用策略,从而降低企业的长期计算资源投入风险。高鹏认为:在智慧校园的应用场景中,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的满足多变的计算负载需求。孟祥雷认为:面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使用云计算平台的先决条件是确保满足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宋健认为:云计算技术是实现计算资源有效使用的技术,但满足应用场景的安全要求是使用云计算技术的前提条件。玄世昌认为:云计算技术能有效助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王勇认为:云计算技术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性问题,有条件的企业应尽量考虑使用私有云。宋洪涛认为:使用云上部署的公有服务需要考虑数据安全问题。李元鹏的观点是:云计算平台需要使用完善的数据保密机制,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此外,云计算平台的运维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

经过整个下午的深入探讨和热烈思辨,本次论坛观点总结如下:

1.企业的信息化转型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企业的业务运行效率,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因此,企业信息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在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初期,业务分析和技术适配是核心。因此,大部分信息化工作是“+信息化”工作。对于工程设计这类易于标准化和具备已有技术条件的业务,“信息化+”在这个阶段是可以实现的。随着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深入,系统整合、系统升级等基于现有信息化基础、具有明确需求的改造升级工作可以直接采用成熟技术实现。开展这些工作的过程是“信息化+”的过程。

2.低代码技术和微服务技术是降低软件系统开发和运维成本的重要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事实上,传统开发技术中已经存在大量降低开发复杂度和代码量的实践。当前低代码搭建平台已具备满足企业70%80%业务需求的能力。微服务技术在特定的业务场景下可以充分的提高系统搭建和重构的灵活性。但面对难以抽象的高复杂性业务场景,当前的低代码和微服务技术较之传统技术缺乏灵活定制能力。此外,低代码技术和微服务技术必须满足业务场景的安全性要求。因此,低代码技术和微服务技术需要在业务进一步明确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低代码技术和微服务技术的业务适应能力会不断增强,从而最终实现软件系统的低成本搭建和运维。

3.云计算技术是实现计算资源有效利用和降低软件系统维护成本的有效手段。但云计算技术在特定场景中使用时必须满足相应场景的安全性要求。

4.低代码、微服务、云计算等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具备了提高企业信息化转型效率的能力。但这些技术在使用时还需要考虑适应业务的灵活性性、平台安全性、数据安全性等诸多问题。传统的高成本系统搭建技术在这些方面具备优势。因此,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应以实际业务需求为核心开展。对易于抽象和标准化的业务,建议企业在安全性可接受的前提下考虑使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开展信息化转型。对复杂性高,短时间内难以抽象和标准化的业务,建议企业采用传统的系统定制开发技术。此外,使用传统系统搭建技术的软件厂商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化转型服务的过程中,应重视业务的抽象。使用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商需要不断提高平台的灵活性与安全性。通过这些工作,企业信息化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完全采用互联网技术,从而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企业信息化转型。

议题思辨结束后,本次论坛执行主席王克朝感谢报告嘉宾从多个角度为大家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思辨环节特邀嘉宾、YOCSEF哈尔滨以及兄弟论坛和所有与会人员的支持,并期待春暖花开、生活完全回归正常时与大家线下再相聚!


热门动态
2023-04-20
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hatGPT的横空问世...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