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杭州举办观点论坛——如何安全高效地激活数据流通和交易,打造领先全国的“杭州模式”
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深刻影响并重构着经济社会结构,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影响全球竞争的关键战略性资源,本论坛旨在探讨数据赋能产业创新中的问题。通过结合杭州实际,希望通过产学研的思维碰撞和研讨助推打造领先全国的数据流通交易的“杭州模式”。
图1:与会嘉宾合照
此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主办,由CCF YOCSEF杭州学术委员会组织,由CCF YOCSEF杭州AC委员陈亮和付永生共同担任执行主席,邀请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陈超超、浙江天道数字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坤烽、伍炬科技CDO高级顾问雷永峰作为引导嘉宾。
图2:论坛现场
论坛由陈亮和付永生两位执行主席主持,首先介绍了CCF YOCSEF和CCF YOCSEF杭州分论坛,以及此次论坛背景、引导嘉宾,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接下来会议进入引导发言环节。
图3:论坛由陈亮和付永生两位执行主席主持
引导发言
引导报告一:数据流通等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图4:浙江大学研究员陈超超做引导发言
陈超超分享了数据流通等若干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数据流通的政策背景和技术背景,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政策背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技术背景。探讨了数据流通的核心技术,讨论了智能化作为数据流通的生产力,以及确权定价、可信交易、智能计算、机制设计等核心技术;最后给出了数据流通的技术方案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联邦学习、差分隐私、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方案,并结合基于联邦学习的推荐模型训练、基于差分隐私的推荐模型训练、智能计算——遗忘等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引导报告二:数据产业化与价值运营实践与探索
图5:浙江天道数字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坤烽做引导报告
张坤烽分享了他对数据产业化与价值运营实践与探索的相关见解和经验。他首先给出了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数据财政的框架,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阶段,核心要素为数字化信息和知识,网络是载体,推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数据财政是一种通过公共数据运营和数据税收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强调公共数据的运营和税收并重,收入用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基金等。随后,给出了数据要素市场与数据资产化实践。数据要素市场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政策推动(如《数据二十条》)加速发展。企业通过数据采集、治理、安全合规化、产品化、应用和数据商业化等六步法,实现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源入表实践逐步展开,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源的商业化、融资和交易,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引导报告三:超大型集团数据要素价值提升的路径探寻与实践
图6:伍炬科技CDO高级顾问雷永峰
雷永峰提到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数实融合的发展方向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大数据被确立为国家战略资源,2020年数据被列为五大要素之一。随着2023年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数据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多个城投公司通过将其数据资产入表,获得了金融贷款和融资,具体案例包括南京公交集团、上海数据交易所等,推动了数据资产向金融价值的转换。城投数据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交通、水务、供热等领域。其商业化应用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金融、广告、线下场景等方面,例如,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广告推荐,以及金融风控等。。
思辨环节
在引导报告之后进入思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数据作为生产要素,需要怎样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来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监管?”、“杭州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实践经验?例如,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在数据赋能产业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如何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与合作机制?”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思辨。
思辨议题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需要怎样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来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监督?
与会专家们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如下观点:
政策强调产权是后续工作的基础:从数据20条颁布之后,出来很多政策,那么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第一个就是产权,产权它已经在这个流程就要以国办的名义发。初步的思路形成了共识,认为产权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正好我们杭州也在做数据的流通交易的出行条例,这个条例里面其实已经吸收了国家数据产权的一些思考,从产权的提出到争论,可以认为是一个思想思考的成熟的阶段,那么它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其实在我们这个数据条例里面基本上已经明确要包括内容。比如包括开放类的数据,在数据要求里面有三个权,数据资源持有权,新的文件里面叫数据持有权;然后数据产品使用是数据加工使用权,新文件叫数据使用权;还有数据产品经营权,新文件叫数据经营权。
时间节奏上:政策再进一步通过省里认可,最快今年最晚明年初基本能够出台,通过问题讨论写到条例及地方法的形式。
国际区域间产权界定的区别:数据二十条”中提到的三权分置,强调了数据持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区别。欧洲的政策与中国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数据持有的规定方式不同,并且在数据使用和经营方面,中国有更多的明确规定和流程。尽管中国在法律和政策框架上已经逐渐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阶段政策设计思路:在公共数据授权和运营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考虑数据效益,只有在明确的收益情况下才能投入产业化运营。现阶段的政策设计正是为了确保数据资源能产生实际效益,而不是盲目投入。
思辨议题二::杭州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实践经验?例如,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
与会专家们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如下观点:
数据资产入表服务的乱象问题协调解决:关于“数据资产入表服务的乱象问题”,数据资产入表服务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但这是市场行为,政府无法直接限定其收费标准。虽然政府在实施方案中提到过价格问题,但具体的价格制定权限并不在市一级。因此,政府无法直接干预市场价格的混乱现象。关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政策与区县层级的参与”,区县一级已经可以进行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但由于其数据范围较小,往往需要市或省级的支持。以阿里健康的案例为例,说明杭州的数据授权运营场景虽然落地在杭州,但数据来自全省,由省级提供支持
专业人才是竞争核心:人才在数据流通与技术实践中的核心作用,虽然杭州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已有显著优势,但未来的竞争更依赖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杭州虽然人口众多,但有些人才正外流,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杭州需要通过更多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数据技术人才。他建议政府、企业和高校应紧密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以确保高校毕业生能够直接进入数据技术相关的岗位。
首席数据官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完善:国家近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也正在推动新兴岗位的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数据相关的岗位。例如,“手机数据官”这一岗位,已经在中国职业大典的研究中开始设立,浙江省在制度优势方面走在前列,积极参与了数据资产管理的标准制定。尽管浙江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但当前杭州在数字人才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缺口。传统企业中的甲方角色更多是在“花钱”,而新的数据业务则要求这些人才能够帮助企业“赚钱”,这种思维转变需要依赖于更加务实、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数据人才。因此,行业需要通过培训和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杭州在数据流通和数字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思辨议题3:在数据赋能产业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如何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与合作机制?
与会专家们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如下观点:
民营企业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杭州在移动互联网阶段的发展得益于民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未来杭州的数据要素发展也应当依托民营企业的力量。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对于推动数据要素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和政策应当给予企业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以避免行业内部的内卷和限制性框架对创新的阻碍。杭州应当发挥自身在技术、基础设施和民营企业资源上的优势,推动数据要素发展,并且希望政府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自由,推动场景的创新与技术的探索,打造出具有杭州特色的数字化品牌。
企业和高校间合作模式的探索:虽然政策制定和合作模式的探索需要时间,但人才培养是见效最快的方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具备初步技能的人才。例如,浙江工商大学的“数字卓越班”项目,通过依托各方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来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的下一代人才。这个项目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既接受高校的理论教育,又通过企业实践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
国家统筹抓住机遇:数据要素的开发与企业合作是政府的新职能。过去,政府的数据共享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之间,而现在,数据要素的开发已扩展到企业和市场主体。杭州在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的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数据局对杭州的试点项目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杭州的试点项目包括数联网、数据空间、隐私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目标是通过试点验证先进的数据技术,形成可推广的标准和方案。在此也呼吁杭州的企业积极参与试点项目,发挥其在数据技术和应用上的优势,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结
此次论坛总结强调了杭州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杭州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这使得杭州在数据领域具备独特的竞争力。未来,杭州需要与其他城市更多交流,继续扩大合作和探索的领域。
感谢各位参与者的贡献,并特别感谢了会议主办方提供的优质场地和宝贵的交流机会,这次论坛不仅展示了杭州的数字化实力,还强调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精神。
希望大家在未来继续贡献力量,共同推进杭州的数据发展目标。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将“冰冷的数据转化为具有温度和价值的力量”,进一步推动杭州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杭州模式的成功不仅是对城市的贡献,更是对国家整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通过这次论坛和交流,杭州模式应当覆盖全国,为国家的智能生产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