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2021年以来,浙江省启动数字化改革,在数字经济领域提出并推进产业大脑建设,产业大脑正成为发挥浙江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次重大探索。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产业大脑的建设路径目前尚不清晰,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是产业大脑的应有之义,但是产业大脑建设涉及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整合各方力量协同推动产业大脑建设同样离不开模式的创新。
围绕上述论题,2021年12月11日,CCF YOCSEF杭州分论坛举办了观点论坛“产业大脑建设:技术驱动or模式先行?”。本次论坛采用“腾讯会议+微信群”的形式,,由CCF YOCSEF杭州AC委员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凌从礼,AC委员浙江工业大学洪榛担任执行主席。
来自学界和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包括: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架构师岑天哲,美林数据智库专家、机床产业大脑智库研究成员侯润崇,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汉聪博士,浙大城市学院陈勇教授,以及约130名线上参会者参与了论坛和思辨讨论。
在产业大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数据融合利用既要依靠技术,也要依靠模式,但技术主导还是模式主导要取决于产业大脑的公共或市场属性。
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既安全又高效的企业数据利用方式。区块链技术、企业云仓等创新技术致力于解决数据安全利用方面的问题,未来要关注数据利用的利益协调和数据分级分类管控。
单纯依托技术无法突破产业大脑的行政区域边界。但是产业大脑本身存在突破行政区域的需要,未来要配合模式创新、规则制定等跨越行政区域边界。
产业大脑的政、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到各自在产业大脑环境中的需要和能力,高校、院所提供行业共性技术、理论指导和人才输出,企业提供技术应用场景和试验田,政府发挥行业公信力和沟通桥梁的作用。
引导发言
引导发言1:浅谈产业大脑基础底座
岑天哲 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架构师
岑天哲介绍了产业大脑的建设架构以及基础底座分层架构,其中,产业大脑的建设架构主要由产业大脑应用、一体化综合支撑系统、行业产业大脑以及交互关系构成。岑天哲讲解了产业大脑基础底座的整体技术架构,分层结构及其提供的共性和个性化能力。依托产业大脑基础底座能够为不同行业的行业产业大脑按需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能力,大大降低各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门槛。
引导发言2:数控机床产业大脑
侯润崇 美林数据智库专家、机床产业大脑智库研究员
侯润崇从“机床产业大脑能为用户带来什么”出发,指出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业母机。他详细介绍了机床行业产业大脑“入链找链”的场景应用:企业通过入链的方式进入产业链并定位自己的位置,从而明确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该场景上线一个多月已有一千余家企业接入。侯润崇演示了“企业中台”的场景应用,借助企业中台,企业可以管控自己的上游资源、下游客户,以及人才、金融产品、数字工厂等。他还演示了正在打造的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图谱建设情况,围绕机床相关的产业,目前已经在产业链图谱上数绘了12个产业链。此外,侯润崇还演示了企业云仓等融合利用政企数据的创新应用。
思辨讨论
◆岑天哲
政企数据融合利用是个冷启动过程,需要有可靠的技术解决数据安全性、使用权、治理权等问题,模式创新永远在技术创新之后。
◆侯润崇
以美团送菜、产业大脑景气指数应用等为例,提出首先需要有需求,然后有产品或商业模式,围绕产品和商业模式去做技术推演,等依靠商业模式赚到了钱,就会投入更多的技术,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陈汉聪
核心是顶层设计,即模式先行,提出架构、寻找需求,再利用技术解决需求或存在问题,两者是先后而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陈勇
依靠技术还是模式取决于产业大脑到底是做什么的,是作为公共资源还是市场主体使用的、还是两者结合的,总体上应该是螺旋上升、相互推进的过程。
◆“40不惑”(微信交流群)
技术不难,难的是政策法规的突破。这个项目应该是政府推动的,受益方主要在政府,单个企业的需求就很难满足。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坐两把椅子,服务政府和服务企业是不同思路。一个是公共属性、公益服务;一个是个人产业链、人才、资金、项目需求,很难同时满足。
◆岑天哲
这个问题当前正在被解决,如目前正在建设行业数据仓,可以在政务云侧建立一个与互联网区强隔离的区域,并留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端口进行数据交互。但是,并非所有数据都上链,上链数据无法做到安全又高效,不上链的数据非敏感数据可以考虑脱敏之后使用,可以确保兼顾安全与高效。
◆侯润崇
可以用“企业云仓”这种形式进行实现,企业云仓平台提供权限控制,企业可通过开关决定是否上云,实现企业数据可管可控,如企业订单数据、客户数据、成本等核心数据可以不上云。
◆陈汉聪
这是个技术很强的议题,需要把握两个核心原则性问题,一个是要协调好利益机制,二是实现可管可控。
◆陈勇
从价值理性方面还要考虑,如何使企业获益,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放到公共资源,解决数据来源、如何提供,如何存储、更新频率、使用规则,数据安全性等。
◆岑天哲
产业大脑有大量政府参与的行为,单纯依托技术无法突破行政区域边界,如果有政策配套则有可能行。
◆侯润崇
单依托技术是突破不了的,实际上应该是技术先行,技术突破完之后,再看当地有没有政策性的引导,如果没有则要看搭配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例如机床产业大脑依赖产业知识图谱,对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需要有政府和头部企业支持,不断形成产业协同,最终把全省、全国的产业都协同起来,这样才有价值。
◆陈汉聪
从技术需求的角度来说,天然有突破行政区域的需要,浙江以块状经济为主,第一阶段以行政区划为主,逐渐会向更高级别演进,是一个分阶段推进的过程。
◆陈勇
产业大脑已突破行政区域,但会涉及到谁来主导的问题,另外存在制度障碍,需要“技术+制度”双管齐下。
◆杜丹
突破与否主要还是行政层面,技术不是问题。
◆岑天哲
一开始做产业大脑这个事情就是政产学研的结合,顶层设计就是这个模式,未来升级过程中,仍然是这个模式。高校与企业的角色会不同,高校解决行业性技术问题,企业提供需求、场景和试验田。
◆侯润崇
政产学研结合在机床产业大脑建设实践中已经体现,政府以公信力为行业搭建产学研合作渠道,产业大脑平台链接企业和研学两侧资源,便于供需对接和行业公共服务。
◆陈汉聪
从高校角度来看,高校承担智库的作用,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也是高校的视野广阔,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二是高校擅长理论原理和规律性的东西,能确保关键节点不走偏。
◆陈勇
高校优势在于人才资源和产业技术,在产业大脑运行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思辨环节中,线上听众踊跃发言,围绕产业大脑建设的技术、模式展开激烈讨论,观点论坛高潮迭起。
总结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