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长沙 > 新闻动态
CCF YOCSEF长沙和CCF YOCSEF深圳在2024年CCF中国开源大会联合组织“国产开源生态的困境与解决之道”观点论坛
2024-12-18 阅读量:47 小字

开源生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这一全球化的技术浪潮中,中国的开源生态发展面临诸多独特的挑战和困境。此外,国际开源社区的治理权和话语权集中于少数技术强国,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开源生态在国际竞争中的薄弱环节。

202411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西北工业大学周兴社、安托盟丘联合创始人章文嵩、openEuler技术委员会主席胡欣蔚、西北工业大学陈亚兴、深圳技术大学李金喜、智谱AI贾伟等几十位专家齐聚在深圳CCF中国开源大会,以“国产开源生态的困境与解决之道”为主题,展开了一场观点大讨论。

本次论坛由CCF YOCSEF长沙分论坛发起,联合CCF YOCSEF深圳分论坛共同组织,是YOCSEF长沙和YOCSEF深圳年度开源系列论坛最后一场活动。论坛执行主席为YOCSEF长沙学术秘书、长沙理工大学曹嵘晖和YOCSEF深圳副主席、深圳技术大学李蒙,线上主席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张海刚,出品人为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王天阳。

论坛首先由YOCSEF长沙主席、国防科技大学陈荣茂介绍了论坛背景和YOCSEF文化,并介绍了此前YOCSEF长沙和 YOCSEF深圳联合组织的一系列开源相关论坛和活动,从产业界及学术界探讨了国产开源操作系统如何从基础生态建设逐步扩展至生态繁荣以及教育培养在开源生态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审视社区贡献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平衡,以推动开源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次论坛则是从更为宏观的战略层面出发,聚焦开源的未来发展策略,探讨当前面临的困境及解决之道,以期构建一个强大且可持续的开源生态体系。

1

随后YOCSEF长沙首任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主席针对国产开源生态的困境与挑战,强调了国产开源生态对于中国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它应该像一个时代的脉搏,具有强大的时代穿透力和吸引力。他认为国产开源生态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挑战而非困境,并强调了社区在生态中的重要性,并用高原生态系统作为比喻,说明了开源生态需要强大的根技术支持。王怀民院士期待中国开源生态能够构建起具有时代穿透力的技术,并最终走向世界。

2

随后是引导发言时间,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做了题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OpenHarmony开源技术与生态思考》的专题报告。海波强调了开源生态建设的三个关键方面:一是社区建设:开源不仅仅是发布源代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技术、人才和生态协同发展的社区。二是治理架构:开源需要良好的技术架构和治理架构,以消除障碍,保证社区运作。三是商业模式:开源需要设计良好的商业模式,形成良性商业闭环,以支持社区的持续发展。海波还提到,做开源和社区建设需要将便利留给用户和开发者,而自己则在背后做更多工作,构建舞台,让大家发挥价值,要像“做小”的方式去做生态,这样生态才能有更大的机会。报告后由两位执行主席向海波颁发感谢证书。

3

紧接着是由安托盟丘联合创始人,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章文嵩做了题为《浅谈中国开源生态的发展和挑战》的专题报告。文嵩分享了对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的个人见解和经验,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个人实践、商业公司参与、基金会介入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强调开源不仅是发布代码,而是建立技术、人才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文嵩认为,开源生态的建设需要吸引更多外部开发者,分享荣誉和认可,这是吸引他们的关键,并提倡“让子弹飞一会儿”。总的来说,章文嵩认为开源生态的建设需要社区的共同努力,通过分享荣誉、鼓励创新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促进开源生态的健康发展。报告后由两位执行主席向文嵩颁发感谢证书。

4

接下来是最后一位引导发言嘉宾,来自openEuler的技术委员会主席胡欣蔚做了题为《openEuler开源生态的挑战与探索》的专题报告。欣蔚提出了国内开源社区运作中的三个主要挑战:一是人才生态问题:国内开发者人数众多,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新开发者和学生群体,他们缺乏社区贡献的充分培训,这对社区维护者构成负担。二是企业参与问题:许多企业未能很好地处理业务与开源之间的关系,导致开源贡献与公司业务脱节,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三是国际协同问题:中国的开源社区需要形成合力,共同走向国际,以整体生态的形式出海,以增强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胡欣蔚强调,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解决方案,需要社区成员共同探讨新的思路和方法。报告后由两位执行主席向文嵩颁发感谢证书。

5

接下来是茶歇时间,显然嘉宾们对国产开源生态困境的讨论意犹未尽,茶歇过程中都各抒己见,为接下来的思辨环节做足了准备。                   

6

简单的茶歇时间后,便来到了激烈的思辨环节,思辨环节由李蒙和曹嵘晖共同主持。本次论坛共设置了三个思辨议题,具体如下:(1)技术创新与开源生态的如何协同发展,推动开源标准的制定?(2)如何构建安全防线:国产开源生态软件供应链如何在安全困境中寻求突破?(3)国产开源生态的可持续之旅:商业模式创新是走均衡发展之路,还是搭乘“先富带动后富”的快车?

通过层层递进和环环相扣的议题设计,介绍国产开源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技术创新与开源生态的协同发展之道,探讨如何兼顾底层的安全性和生态的兼容性,并进一步聊聊开源的均衡之路,推动国产开源操作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壮大。


议题一:技术创新与开源生态的如何协同发展,推动开源标准的制定?


在本议题的讨论中,与会者围绕国产开源生态环境中的技术创新与开源生态协同发展之道展开深入研讨。来自深圳技术大学的李金喜提出了技术创新特别是从01的创新,需要与开源生态形成互动,以促进技术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学术机构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对开源生态的贡献度对于技术从01的创新至关重要。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周兴社则强调了高校在新时代开源生态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成为开发新时代新系统的主力军,通过开源开放实现系统的不断优化和用户扩展。他认为,高校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开源生态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开源开放促进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来自智谱大模型的贾伟认为高校在推动开源生态和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与企业和社会合作,共同解决大模型标准化和跨学科合作的问题。

参会嘉宾对此持不同的意见。胡欣蔚对开源标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他认为开源的本质是开放和自由,坐下来讨论标准似乎与开源精神相悖,技术创新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基于业务生态中的真正突破点,在原有架构或基础上进行增量创新。章文嵩则提出了关于国内消费电子领域协同和开源项目商业化的观点,他强调中国作为消费电子制造大国,需要建立自己的多场景协同标准,建议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这方面发挥推动作用,而高校开源项目要建立生态,需要走很长的路,建议通过组建商业化公司来维持项目的持续发展,且达到一定成果后,需要商业化来实现价值,客户愿意付费说明软件有价值。

7


议题二:如何构建安全防线:国产开源生态软件供应链如何在安全困境中寻求突破?


在本议题的讨论中,与会者围绕国产开源生态软件供应链如何在安全困境中寻求突破展开深入研讨。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陈亚兴对标准与技术创新及开源生态协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秩序(标准)可能促进开源生态发展,但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存疑,因为技术创新往往在非秩序状态下产生。亚兴认为,技术创新和开源生态的协同发展涉及复杂的互动,而标准可能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或最佳途径。亚兴强调,供应链安全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三个特点。开源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组件来源多样,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用户对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缺乏了解,增加了隐蔽性;开源组件的迭代更新对用户来说是隐藏的,增加了不可预见性。

对此,章文嵩强调了企业在软件供应链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这些实践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并且已经有不少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以作为行业内的参考。金喜则提醒大家,在讨论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问题时,不要忽视专利陷阱和可信组件提供商的重要性,他还认为不同组织在开源项目的可持续治理上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自哈工大的漆舒汉则提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推动力的看法,认为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军事需求和经济利益。他强调,如果没有经济利益,技术创新的动力会减弱.

8


议题三:国产开源生态的可持续之旅:商业模式创新是走均衡发展之路,还是搭乘“先富带动后富”的快车?


在本议题的讨论中,与会者围绕国产开源国产开源生态的可持续之旅展开深入研讨。来自智谱AI的贾伟探讨了开源项目商业化的问题,指出开源项目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如何通过开源实现盈利的挑战。他提到,开源项目在商业化方面主要涉及大公司、创业公司、高校和智能开发四个主体。创业公司则通过开源快速打造品牌,并通过闭源版本提供MaaS服务来实现盈利。高校如复旦大学的MOS项目,其开源目的与商业化关系不大。智能开发的个人则通过占据生态位,演化出向量数据库等服务,提供SaaS服务。

来自深圳技术大学的李金喜认为不同组织在开源项目的可持续治理上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他认为商业组织的策略应该是寻找资金丰富和市场热点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激活整个生态。他强调,商业组织的开源应该遵循“大体验,先后代后服务”的模式。来自头歌的李宇翔他分享了他们平台的经验和理念,强调开源和商业模式可以并存。他的平台拥有超过100万的注册用户,每天有数十万的并发用户,每年消耗大量的语音资源,成本巨大。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持做这个平台,因为他们将其分为有经费和无经费两部分。对于有经费的老师,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对于没有经费的老师,他们确保也能享受到平台的成果。来自西北大学的陈亚兴认为开源生态与商业模式不是对等关系,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他强调,高校参与开源项目不仅是出于热爱,而是高校的本质要求。高校与开源有着内生关系,高校的技术理念和方法的提出以及实践都应该在开源模式下进行。他提到,高校使用的是社会资源,因此有责任将成果开放。

9

论坛的最后,陈荣茂作论坛的总结并对与会嘉宾致谢。通过此次讨论,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国产开源操作系统生态繁荣是指日可待的,同时审视社区贡献与版权保护之间也需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推动开源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本次论坛与领域专家一起,已初步探讨出一个可以构建强大且可持续的开源生态方案,最终,目标是打造自主可控、用户体验卓越的国产开源生态,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由于本次论坛的举办成功,以精彩的内容和卓越的组织被2024 CCF中国开源大会评为优秀分论坛。

A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