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YOCSEF长沙分论坛
于
在湖南科技大学新图书馆9楼会议室
举行专题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管理与知识获取
互联网自从1969年诞生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异构性的巨大的全球分布式网络,它将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并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包含了大量非结构化、动态、异构、无序、及隐藏的数据与知识,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互联网中的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数据管理以及网络中蕴含知识的获取问题将会是互联网中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与知识管理?如何构建系统和算法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共享与访问需求?如何使用户更方便、更安全地存储、访问和操纵互联网数据并获取有价值知识等等?本论坛将邀请国内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分别从P2P系统中的数据管理、资源空间模型、大规模数据安全管理与知识获取问题等视角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程 序
10:00 签到
10:00~12:00 参观与座谈
12:00~13:30 午餐
14:00 报告会开始
特邀讲者:Gregor v. Bochmann 加拿大渥太
演讲题目:Data Management in Peer-to-Peer Systems
特邀讲者:诸葛海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题目:资源空间模型(Resource Space Model)
特邀讲者:贾焰 博士,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演讲题目:面向互联网的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执行主席:刘建勋 湖南科技大学,YOCSEF长沙学术委员会委员
邓晓衡 中南大学,YOCSEF长沙主席
报名联系:李登 Email:d.li@mail.csu.edu.cn; Tel: 13975146200
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管理与知识获取
特邀讲者:Gregor v. Bochmann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ACM Fellow。他在软件工程与通信协议领域有着30余年的研究经验,其分布式系统建模与协议一致性测试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曾领导与Nortel Networks, IBM, Hewlett-Packard, Teleglobe, DMR and EICON Technologies等大型公司在电信与计算机领域的合作研究工作,并负责完成了多个大型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项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便是ISO与CCITT标准委员会在通信协议方面的成员,并领导了通信协议形式化描述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在1990-2000年间组织了12次国际会议,并在近十年期间担任了60次国际会议大会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他曾是国际学术刊物Distributed Computing编委,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编委,Electronic Journal on Networks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编委和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编委。已出版专著两部,在IEEE Trans., ACM Trans.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会议论文200余篇。1995年被法国Grenoble大学授予荣誉博士,200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工程学院获George Glinski杰出研究成果奖,2001年因其在通信领域的贡献被加拿大皇家学会授予Thomas W. Eadie奖章,2002年获得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杰出研究成果奖,2005年在IBM与NRC在加拿大多伦多组织召开的CASCON会议上当选'Pioneer of Computing in Canada'。
报告提要:
A peer-to-peer (P2P) system is a large collection of computers (nodes), interconnected through the Internet, without centralized control; the system is controlled through a peer-to-peer protocol where each node only communicates with a few neighbors. A P2P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hurn (frequency of nodes leaving or joining the system). In this talk, we will discuss the issues related to stor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in P2P systems. This includes the issues of reliability, distributed search, and load balancing. We consider hash-based retrieval, as well as searching in linear, multi-dimensional (e.g. geographic) and general metric spaces.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file sharing and video distribution will be discussed.
特邀讲者:诸葛海
现任
报告提要:
Classifying objects into categories at different granularity levels, establishing links between known objects, and discovering clues between known and unknown objects are essential for new-generation semantic data models. This talk introduces the Resource Space Model (RSM), which effectively organizes and correctly manages resources by normalizing classification semantics.
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互联网协会常务理事,“十一五”863计划总体组专家,湖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在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软件学报等刊物和重要国际、国内会议(如VLDB、SIGMOD、ICDE、WAIM等)上发表SCI、EI检索的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多次担任重要国际、国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
报告提要:
报告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为应用背景,重点介绍面向互联网网络安全数据的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数据来自不同的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具有实时性、海量性,异构性等特点。因此,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首先要对网络安全数据进行异构数据集成;之后,基于网络安全知识库对其进行关联分析,以期发现单个网络安全系统不能发现的攻击行为(如复合攻击等),关联分析包括网络安全事件之间、网络安全事件与资产之间、网络安全事件与脆弱性之间的关联分析;最后,基于网络安全数据以及关联分析结果,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量化分析结果。
执行主席:刘建勋
博士、教授,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知识网格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职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997年3月与2003年4分别于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获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7.7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08.1-2009.1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现为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湘潭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的研究方向:服务计算与云计算、工作流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知识与语义网格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EI光盘收录15篇,ISTP收录8篇,SCI他引30余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受理专利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4项。为IEEE TASE,CCPE,FGCS,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以及20余个国际研讨会、国际会议的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委员。
执行主席:邓晓衡
博士,副教授,2005年于中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系获博士学位并作为引进人才留校任教,现为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副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长沙分论坛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无线网络传输控制、服务质量优化,网络计算与可信计算。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