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社会公民,有了各抒己见的网络,2008年底我国网民总数预计将超过2.8亿成为全球第一;网络的“蝴蝶”和“涟漪”等效应,能够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突然降临的地震灾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可以看到网络在救灾信息、志愿群体、爱心捐助、寻亲觅友、针砭弊端、民心凝聚等方面作用非凡。
网络文化和公民意识相辅相成,网络文化经常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一方面,雪灾救助、反对藏独、护送圣火、抗震救灾显现了网络世界的力量与真实,令网络文化被刮目相看。另一方面,青少年网瘾、“艳照门”事件、“熊猫烧香”、虐猫视频、网络推手等不断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和公民心理承受能力。尤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网络上“范跑跑”留真言、“铁公鸡”排行榜、名人“捐款门”、半裸呼吁捐款、“人肉”搜索等正在考验公民的是非曲直观念和网络文化导向。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地震发生后,一直战斗在新闻报道第一线,发回一张张令网民震撼现场图片的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高级记者贺延光先生,以纪实图片和现场经历,讲述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一位第一时间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理事,YOCSEF委员、宏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宏刚博士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视频资料,向与会者讲述了“北川孩子别样六一”的感人故事。
作为本次特别论坛邀请到的唯一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愿者胡绍明先生,从志愿者的视角,讲述部队、消防、医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英勇奋战,讲述灾区同胞的自救行动,讲述志愿者的帮扶行动和现场感受,坦言长期帮扶行动需要大爱精神。同时建议,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重建工作需要特别关注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延伸。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女士,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一个个小的事件,讲述了“边缘救援”的感人故事。这些人物的行为不惊天不动地,也没有直接救出许多生命,但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全力参与抗震救灾。因发起奶粉募捐而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北京三位“爱心妈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网络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向灾区孩子捐奶粉的梦想,讲述“草根之力的激情与困惑”。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特别论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特别论坛不仅仅是通过抗震救灾亲历者和志愿者讲述震撼人心的故事,给听众以震撼和洗礼,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通过剖析抗震救灾过程中在网络上成为社会热点的一个个网络事件,对网络文化进行理性的反思,引导网络文化向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为此,YOCSEF特别邀请了国内两大门户网站搜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小川先生和新浪公司论坛产品经理、绿丝带行动发起人之一,董文俊先生作为特邀讲者出席此次论坛,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理性和激情的视角,就此次汶川大地震事件对网络文化的砺炼,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探讨灾难体现出的网络文化价值、公民意识和网络舆论双刃剑的最佳平衡点。
特邀讲者精彩演讲后,与会嘉宾、亲历者、志愿者和听众,就最近的国际铁公鸡排行榜、名人捐款门事件、人肉搜索和“范跑跑”逃跑门事件等网络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思辨。将特别论坛推向高潮。比如:互联网上,正确的作为榜样树立的已经非常明确。不正确的,作为典型反面的,也比较清楚。对于灰色地带如何去剖析,去进一步明确是非曲直,来引领网络文化的走向。网络文化什么时候是“动力”,什么时候有“软暴力”,在有“鲜花”和“赞扬”的同时,会不会有“匕首”和“挟持”?网络是否也有公民的责任?是否要对网络立法?……不同的观点交锋,引起若干个高潮。
特别论坛的主办者人为,我们无法阻止灾难来临,但是有信心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特别论坛举办的目的,就是以不得不面对的大灾难,“砺·炼”信息时代快速成长的网络文化,不断树立网络榜样、批驳网络瑕疵、剖析灰色地带,迎接更文明的网络文化和更健康的公民意识。
本次特别论坛得到了包括搜狐、曙光、AMD、西普阳光和惠普实验室的友情支持。博客中国网对特别论坛进行了网上直播。中国青年报作为唯一一家纸面媒体,全程参与了特别论坛的策划和报道。YOCSEF AC委员陈文光、陈益强、单志广、金蓓弘、刘挺、明仲、孙毓忠、王国军、王建、姚祥毅、赵海燕、方兴东、臧斌宇,荣誉委员:侯紫峰、马华东、曲晓东、王钧、史元春,委员:刘越、黄景楠、王涛参加了论坛,陈小武、任继成、张云泉主持了论坛,秘书长杜子德作了总结发言。
特别论坛开始前,论坛的组织者、与会嘉宾和听众全体起立,向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同胞默哀1分钟。
左起:贺延光 胡绍明 李新玲 王小川 董文俊
左起:爱心妈妈 论坛会场
报告记录:
中国青年报贺延光:地震!地震!地震
陈宏刚:北川孩子的别样六一
胡绍明:来自抗震救灾志愿者的报告
中国青年报李新玲:来自记者的报告
来自爱心妈妈的报告
搜狐公司王小川:灾难凸显网络价值
新浪网董文俊:绿丝带彰显出的网络公民良心和智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