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
Heilongjiang Computer Federation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共同主办
YOCSEF
论坛主题
数字奥运与多语言信息处理
于2003年12月29日(星期一)8:30-11:30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行政楼113报告厅
欢迎参与
程 序
8:30 论坛开始,执行主席致欢迎词
执行主席:赵铁军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8:30-9:10 关于数字奥运
特邀讲者1:庄梓新 研究员,北京网络多媒体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9:10-9:50面向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制
特邀讲者2:刘伟权 博士,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9:50-10:30奥运盛会无国界,多语交流无障碍
特邀讲者3:王海峰 博士,东芝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0:30-11:30 自由讨论
执行主席:赵铁军
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1997年在哈工大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委员、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语言资源建设与管理分会委员、《中文信息学报》编委。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网络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近3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特邀讲者:庄梓新
历任航空部第625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第574厂厂长兼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第634研究所所长,深圳中行集团副总裁等职。现任北京网络多媒体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北京市政府信息化顾问,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专家组成员,IEEE高级会员。
特邀讲者:刘伟权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1997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应用技术。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国家“863”项目,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担任《奥运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课题负责人。
特邀讲者:王海峰
东芝(中国)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高级经理。1999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微软(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isilk.com研究科学家(香港特区政府优秀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语音识别及合成等。曾参加多个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天工业总公司预研项目等的研究,主持及参与了多个产品化项目的开发,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20余篇,获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目前任东芝(中国)研究开发中心主管研究工作的高级经理。
数字奥运与多语言信息处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与世界交流的一次盛会,必将展现腾飞的中华带给整个国际社会的新面貌。为此,北京奥运组委会提出“数字奥运”,这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是“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是“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优质的多语言信息服务,是“数字奥运”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字奥运”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出色举办,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速“数字北京”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展示中国信息化水平和成就。“数字奥运”的形象目标是: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奥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多语言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因此,作为“数字奥运”的主要任务之一,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将承担关键角色。它是利用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努力解决奥运会的语言障碍,基本实现奥运相关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任何设备的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帮助人们实现相互沟通,从而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更好地实现'人文奥运'的目标。
本次论坛的特邀讲者是来自“数字奥运”的重要组织者和承担者,他们都致力于为国际大型体育比赛等交流盛会提供优质多语言信息服务的工作。
欢迎光临YOCSEF哈尔滨的专题论坛:数字奥运与多语言信息处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