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总部、长沙
于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8:30-11:30
在张家界阳光国家大酒店主会场联合举行
专题报告会,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与应用
程 序
09:00 签到
09:10 报告会开始
主持人:张云泉 研究员 陈文光教授 李肯立教授
8:30-9:00 报告1
特邀讲者:陈德训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常务副主任
演讲题目:神威蓝光系统及应用
9:00-9:30 报告2
特邀讲者:伍剑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演讲题目:面向云数据中心及HPC的全光互联网络
10:10-10:30报告3
特邀讲者:谭光明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演讲题目:面向GPU的快速稠密矩阵乘算法设计和实现
11:20-11:50报告4
特邀讲者:徐小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演讲题目:面向大规模数值模拟应用的可扩展并行解法器
执行主席:张云泉 博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CCF YOCSEF前任主席
执行主席:陈文光 博士,清华大学教授
CCF YOCSEF前任主席
执行主席:李肯立 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CCF YOCSEF长沙前任主席
“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与应用”学术报告
2010年,我国的天河1号以4.5P的峰值性能取得TOP500世界排名第一,其间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举世瞩目。2011年基于国产自主CPU的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在国家超级计算山东中心建成。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峰值性能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在高性能计算应用上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基于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学术和科技界在超级计算应用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国产超级计算机是否好用?应用情况如何?
2012年10月31日,CCF YOCSEF总部/长沙将在湖南张家界阳光国际大酒店举办“国产超级计算机与应用”专题报告,邀请超算中心管理专家和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一线专家与参会者一起讨论相关话题。欢迎参会。
特邀讲者:陈德训
男,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开发、移植、优化以及并行应用软件开发的技术支持工作,为石油勘探、生物医药、气象气候、海洋环境、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等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移植优化上百道大型应用软件,并先后参与国家财政部、科技部863、行业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
演讲题目:神威蓝光系统及应用
报告提要:主要介绍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建设情况,分析全国产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神威蓝光的架构及特点,展示发布一年来中心取得的应用成果,以及对济南超算下一步发展的思 考。
特邀讲者:伍 剑
教授,1999年清华大学“物理电子学”工学博士,现工作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IEEE/IET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北京青年通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863重大专项“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光传输与网络规划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光网络及光子网格、大容量光交换技术及光子路由器、光时分复用技术及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光信息处理技术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与主研人员承担并完成多项973子课题、NSFC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863重点项目、863重大专项项目、863目标导向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及欧盟FP6项目等的研究工作。2001年研究成果作为高校代表参与863十五周年成就展,200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资助,2011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提交一项OGF(Open Grid Forum)标准草案。
演讲题目:面向云数据中心及HPC的全光互联网络
报告提要:云服务是下一代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而超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是未来云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随着数千万到数亿用户日益增长的对云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的需求,云数据中心的物理规模不断扩大,计算能力不断增强,数据交换量呈超线性增长。云数据中心内部电互联网络在交换规模、交换容量、交换速度、时延及能耗等方面已难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并逐渐成为数据中心的性能瓶颈。围绕云数据中心这一新应用环境及其内部小尺度互联网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应用于云数据中心及HPC的全光互联网络已成为国际上光通信领域与计算机领域内的重要前沿研究方向,本报告介绍并讨论全光互联网络中的光交换、光传输及控制平面技术。
特邀讲者:谭光明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行算法、编程与体系结构,负责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和曙光团队的并行算法小组的研究工作。作为科研骨干参加了863项目曙光4000/5000/6000(星云)系统的研制;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访问University of Delaware,参与了IBM Cyclops-64众核体系结构的研究。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发表了论文三十余篇,包括超级计算领域的国际会议和期刊如SC、ICS、SPAA、PPoPP、TPDS和JPDC等。曾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ICS 2010、ICPP 2012、HiPC 2011-12等),并担任了多个期刊的审稿人(TPDS、JPDC、PC、IJHPCA等)。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010年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演讲题目:面向GPU的快速稠密矩阵乘算法设计和实现
报告提要:双精度稠密矩阵乘(DGEMM)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中重要的性能关键的核心算法,本工作介绍一种基于现有的GPU体系结构如NVIDIA Fermi和AMD Cypress的高度优化的DGEMM设计和实现。针对两种GPU存在的共同的存储墙问题,开发了算法性能模型确定最优分块因子的以缓解其内存带宽瓶颈。进一步考虑到两种GPU上不同的来自体系结构方面的性能瓶颈,提出了新的半自动自动调度算法和细粒度软件流水算法,并分别在NVIDIA Fermi和AMD Cypress的GPU平台上实现了优化的DGEMM程序。在NVIDIA Fermi平台上,优化DGEMM的浮点峰值从原来的302GFLOPS(效率58%)提升到362GFLOPS(效率70%),超过比CUBLAS4.0版本20%;在AMD Cypress平台上,浮点峰值从优化前的438GFLOPS(47%)提升到758GFLOPS(82%)。二者都是目前为止公开报道的在上述两种GPU体系结构上性能最高的DGEMM实现,在NVIDIA Fermi上优化实现的DGEMM已经被集成到评测CPU-GPU超级计算机的基准测试程序HPL GPU版本中。
特邀讲者:徐小文
男,湖南省汝城县人,博士,副研究员。2002年湘潭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2007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数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并行计算方向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大规模数值模拟应用中的快速算法研究及支撑软件框架研制,是并行应用支撑软件框架JASMIN的主要成员。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部委级课题多项,是国家点火工程重大专项中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支撑技术项目的负责人。
演讲题目:面向大规模数值模拟应用的可扩展并行解法器
报告提要:解法器作为大规模数值模拟应用的重要组件,面临复杂应用和复杂体系结构带来的双重挑战。本报告将从实际应用对解法器的需求出发,分析应用和体系结构特征对解法器可扩展性能带来的困难,并讨论其相应的对策。作为例子,报告将以激光聚变领域中的辐射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应用为例,讨论为了将这类数值模拟扩展到数千至数万处理器核,如何基于应用特征进行解法器算法设计及并行实现,给出了包括结构网格自适应算法(SAMR)和代数多重网格算法(AMG)等在内的例子。报告最后讨论解法器面临未来更大规模数值模拟的挑战。
执行主席 张云泉
博士,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并行软件与计算科学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科院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分会常务理事/ 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863" 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 技术委员会委员,CCF《计算机科学》和< 科研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编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 排行榜的主要组织者和发布者。2005 和2007 年中国计算机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2006和2007 年" 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会议"(HPCChina)程序委员会委员。2008 年到2011 年HPC China 程序委员会共同副主席。
执行主席 陈文光
陈文光教授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担任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 Inc.总工程师,2003年1月至今,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工作,现职教授,从2007年4月起担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计算的编程模型,并行化编译和操作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现为中国机算机学会高级会员,YOCSEF学术委员,高性能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工委副主任;863高性能机算机评测中心副主任,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机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执行主席:李肯立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湖南大学筹备办公室副主任. CCF YOCSEF长沙分论坛2011-2012年度主席,CCF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分布式处理、计算机仿真和生物计算技术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9项.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 次。在IEEE TOC,JPDC,FGCS,JCST,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