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长沙
中南大学民主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举行学术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网络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深刻影响到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因网络的开放性而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却成为全面、高度信息化的拦路虎。因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凸现,现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跨度大,影响面广,意义重大,其中既包括网络自身的可用性、网络的运营安全,又包括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安全,如信息传递的机密性、有害信息传播控制、用户隐私保护等大量问题。而各类不同的网络(如互联网、无线网络、移动网络等)和新兴的网络计算(如网格计算、云计算、普适计算等)又有其各自特有的安全问题。本次CCF YOCSEF长沙学术报告会将邀请国内外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专家和学者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共同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程 序
13:40 签到
14:00 报告会开始
特邀讲者:肖 斌 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可信和可靠的无线定位
特邀讲者:蒋屹新 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网络编码的安全与隐私机制研究
执行主席:王国军 博士,中南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 长沙AC委员
董 威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长沙主席
参与者: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用人单位,计算机专业人士,政府相关人员,受教育者,其他感兴趣者
报名联系:齐芳,YOCSEF长沙学术秘书,Email:csqifang@mail.csu.edu.cn; Tel: 0731-88877711
网络与信息安全
特邀讲者:肖 斌
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在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作为助理教授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分布式计算系统、数据管理、安全通信网络,特别是无线定位和BitTorrent系统。他编辑了3本书籍,并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7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IEEE TC、IEEE TMC、IEEE TPDS和IEEE TSP。
报告提要:位置信息对于下一代无线网络至关重要。无线设备通过位置服务可以自动获取其位置信息。位置服务要求中间节点的距离测量和一组持有先前位置信息的锚节点。然而,距离测量可能因为硬件故障和环境干扰而遭到破坏,如障碍绕道;锚节点位置信息也可能因为恶意攻击(如Sybil攻击、重放攻击)而产生错误,更有甚者,恶意锚节点还可能互相合谋。这些受损的距离测量和锚节点位置信息会严重削弱位置服务的精确性,因此如何过滤掉受损数据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研究。该报告将介绍如何加强当前的定位算法(主要有两大类:范围不限的和基于范围的定位算法),使之能够区分错误数据和可信数据,并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新的定位算法的可靠性。
特邀讲者:蒋屹新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2006年),滑铁卢大学博士后(2009年3月),师从Xuemin Shen教授(IEEE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安全、物联网、云计算。曾在香港科技大学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Petri网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力信息化专委会信息安全专家组成员;担任多个IEEE网络主流会议(IEEE INFOCOM/IWQoS/ICCCN/ICC/ GLOBECOM等)的TPC委员。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115保密基金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并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973子课题。近年来在著名学术会议IEEE INFOCOM和IEEE JSAC/TWC/TVT、Computer Networks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约60篇,SCI收录16篇。获2009年度清华大学优秀青年骨干人才计划奖,2006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报告提要:随着网络编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进展,网络编码的安全与隐私机制研究也日益重要和迫切。网络节点的信息融合使得网络编码环境下的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更为多样和严重,传统基于路由的网络安全技术已不能完全适应具有多样、随机、隐蔽和快速扩散等特征的编码攻击问题。该报告将介绍如何综合运用应用密码学、代数编码、组合优化、随机分析、图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研究网络编码领域中的安全性(信息完整性、机密性、高可用性等)和强隐私性(身份、位置、路由隐私性等),为网络编码系统或其它演变的网络编码系统(如非线性编码、优先编码等)提供高效、强健、可扩展的安全与隐私机制。
执行主席:王国军
博士,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
执行主席:董 威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长沙分论坛主席,军队育才银奖获得者。目前从事高可信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测试与验证等方向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863 课题1项、武器装备预研基金课题1项。此外,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2008年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2部、译著1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