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YOCSEF长沙分论坛联系人、YOCSEF AC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算机科学处刘克处长来到长沙,与YOCSEF长沙分论坛十多名委员和一些YOCSEF热心人士在中南大学生物楼二楼咖啡厅举办CLUB。该CLUB由YOCSEF长沙分论坛前任主席、中南大学王国军教授召集,由现任主席、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主持。
新军首先总结了长沙分论坛2008年的工作情况,包括两次专题论坛、一次学术报告会、以及一次CLUB。其中两次专题论坛,“长株潭信息化建设论坛”(这是YOCSEF长沙分论坛联合长沙、株洲、湘潭三个邻近城市办论坛的一次成功探索),以及刚刚在张家界举办的“面向国家需求,我们做些什么?”(这是YOCSEF长沙分论坛和YOCSEF武汉分论坛联合办论坛的一次成功探索),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良好的社会反响。刘克谈了他几年来作为YOCSEF长沙联系人的情况,表达了他对YOCSEF长沙分论坛一直以来的关心。在谈到科研领域的国家需求时,他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倾听政府层面的声音,了解国家的整体部署;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从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去发现和提炼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因为政府层面的发展规划大多是从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建议和想法中遴选出来的。大家对YOCSEF长沙的发展以及下一次与YOCSEF武汉联合举办论坛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想法,整个CLUB气氛十分活跃。
在CLUB上大家关注和讨论的议题包括: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和评价体系;如何从实际工程问题中发掘重要课题;如何根据长沙和武汉二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的特点选择下一次论坛的主题;下一次论坛由YOCSEF北京、长沙和武汉联合举办的可行性;如何实现论坛主题的延续性以扩大论坛的影响度等等。刘克还指出,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科研管理人员,都已经意识到以论文为中心的科研评价体系的种种不足,开始逐渐转向重视科研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社会的实质贡献。作为科研活动的参与者,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找到共同点。所有这些议题都为我们下一个论坛的主题选择提供了参考。我们希望通过这种CLUB形式的讨论,能够找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大问题,通过对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增加YOCSEF的活力和凝聚力,进而影响国家政府部门的科研决策,以推动整个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
会议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大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收获颇丰,为长沙分论坛来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与会的YOCSEF长沙委员包括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毛新军教授(YOCSEF长沙主席)、肖侬教授(YOCSEF长沙副主席)、徐明教授、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志刚教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国军教授(YOCSEF AC委员)、汤哲副教授(YOCSEF长沙学术秘书)、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王东教授、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院长李长云教授,与会的YOCSEF热心人士包括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系主任王建新教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瑾副教授、漆华妹讲师、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赵明副教授、长沙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欧新良教授等。
(YOCSEF长沙 汤哲、毛新军、王国军写稿)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