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YOCSEF
于2006年9月8 (星期五)16:00-18:30在
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科苑宾馆
举行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软件体系结构——未来软件发展的核心问题?
程 序
16:00 论坛开始
特邀讲者:梅 宏 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CCF常务理事、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演讲题目:软件体系结构漫谈
特邀讲者:吕 建 博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CCF理事、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主任
演讲题目:软件新技术漫谈
执行主席:毛晓光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YOCSEF长沙分论坛主席
执行主席:李 宏 博士,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CCF高级会员
参加人员:科研工作者、IT从业人员、相关研究者、其他有兴趣者
Email:mengjun_li1975@yahoo.com.cn; Tel. 13723859945
Email:xgmao@nudt.edu.cn; Tel. (0731)4573649
软件体系结构——未来软件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软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基于构件和服务开发技术日趋盛行,软件体系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本次论坛我们特别邀请了我国软件领域的著名专家与国内的软件研究人员共同探讨软件体系结构是否为未来软件发展的核心问题。论坛将通过以下问题探讨未来软件发展的方向和核心问题:
针对超大规模(Ultra-Large-Scale)系统的开发,软件体系结构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软件体系结构是否是确保软件可靠、安全等高可信性质的答案?
软件架构师的职责何在?是否存在软件构架的机械化方法?
软件技术发展的路线图?当前软件发展是否正在孕育新的概念和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在未来软件发展中的定位?
希望通过本论坛为广大软件技术研究人员和IT从业人员拓展思路,触发新的思考,共同促进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创新研究和快速发展。
执行主席 毛晓光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研室主任,YOCSEF长沙分论坛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可信软件技术、软件可靠性工程等。曾在英国Bristol大学作过一年访问学者。200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2005年获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05年获全军育才奖银奖。
执行主席 李宏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YOCSEF长沙分论坛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技术,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等。在国际会议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奖2项。
特邀讲者 梅宏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IFIP工作委员会委员,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顾问;《中国科学(F辑)》、《电子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软件学报》等编委。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分布)对象技术、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及系统等。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现更名为中国优秀博士后奖),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受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特邀讲者 吕建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联合国大学国际计算机软件研究所Board Member,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研究方向包括:软件自动化、面向对象语言与环境和并行程序的形式化方法。1990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4年进入“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5年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