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CSEF哈尔滨专题论坛“数字奥运与多语言信息处理”于2003年12月29日上午8:30-11:30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行政楼举行。
首先,执行主席机器翻译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赵铁军教授致欢迎词,介绍了参加会议的三位特邀讲者和YOCSEF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三位特邀讲者在年终岁末的百忙之中从北京赶到哈尔滨作报告,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哈市高校中参与数字奥运课题或者在语言信息处理领域工作的教师和同学,大家对这方面的话题兴致浓厚。
北京网络多媒体实验室副主任庄梓新研究员是信息化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介绍了数字奥运的基本概念、战略定位、总体架构、总体目标、形象目标、主要任务、战略架构、若干亮点和奥运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内容非常丰富,使在场听众全景式地了解了国家和北京在数字奥运方面的思路和具体举措。
首都信息发展公司的刘伟权博士则具体介绍了北京2004年奥运会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制工作,包括奥运多语言处理项目的目的、意义、目标、计划、研究内容,已经取得的进展,仍然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刘博士还现场演示了关于天气预报和体育新闻的多语言(中、英、日)语音合成系统。
东芝中国研发中心的主任研究员王海峰博士介绍了东芝在多语言信息处理领域的发展策略以及东芝已经开展的多语言信息处理开发工作。东芝是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国际大企业,该公司在很多行业都有产品,东芝的语言处理技术以嵌入式的方式进入他们在电子行业的各项产品中,大幅度提升了各项产品的功能。
三位讲者的报告结束后,在赵铁军教授的主持下,进行了观众与讲者的互动式交流活动。观众就数字奥运的技术风险、北京城市交通的数字化、公众信息服务(信息亭)的商业模式、位置服务的技术特色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向特邀讲者提问,同时一些YOCSEF哈尔滨的委员和部分教授也在提问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三位讲者生动而准确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
上午11:30,会议圆满结束。
此次会议的执行主席赵铁军教授为此次专题报告的举办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在现场的主持工作也非常出色。
活动结束后,YOCSEF哈尔滨学术委员会举行了会议总结2003年的工作,讨论2004年的活动安排。2003年YOCSEF哈尔滨成功地举办了三项专题论坛,分别为:“工业化软件人才的培养”,“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嵌入式人机接口”和“数字奥运与多语言信息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计划明年举行三项活动:“生物技术给IT带来的机遇”(执行主席:王宽全教授),“计算机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普及教育”(执行主席:王建华教授),第三次活动的题目待定,将聘请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国防科大的两位计算机界的著名专家卢锡城院士和周兴铭院士主讲。
YOCSEF哈尔滨的委员满怀信心,明年的活动一定能够办得更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