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Guangzhou Branch
CCF YOCSEF广州
于2014年12月14日(周日)9:30-11:30
在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B3-213举行
专题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论坛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在信息科技领域出现的一个研究热点。大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如何从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如: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气象数据、地理数据、生物信息数据,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数据,商业领域的购买和消费数据等等)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规律,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是大数据智能处理的关键技术。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学者介绍他们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面的一些成果。
12月14日,让我们相聚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一起来探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未来。
诚挚邀请各位同仁参加,期待您的光临!
主办: CCF YOCSEF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程序
9:00-9:30 签到
9:30-11:30 报告会
特邀讲者:张敏灵,教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演讲题目:Disambiguation-free partial label learning
特邀讲者:耿新,教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演讲题目:标记分布学习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特邀讲者:俞扬,副教授,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演讲题目:基于演化近似优化的选择性集成学习
特邀讲者:许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演讲题目:动态纹理特征及分类
特邀讲者:金连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演讲题目:深度学习及其在大类别文字识别中的应用实践
特邀讲者:余志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演讲题目:多聚类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执行主席:余志文 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CCF YOCSEF广州AC委员,IEEE, CCF,CAAI高级会员,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CCF数据库专委会委员,CCF计算机视觉组专委会委员
徐雪妙 副教授、硕导,华南理工大学,CCFYOCSEF广州AC委员, IEEE、ACM member,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
参加人员:有兴趣者。
报名联系人:
赵卓雄 (Email:352069086@qq.com; Tel: 15914395090)
颜伟 (Email:yanwei@paratera.com; Tel: 18122266618)
请务必填写下附参会回执,于12月13日前回复邮件
姓名
|
|
单位名称
|
|
联系电话
|
|
Email
|
|
温馨提示:本次不作交通安排,参会人员需自行前往。午餐自理,给您带来不便,请见谅。
特邀讲者 张敏灵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敏灵,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分别于2001年、2004年和2007年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现任CAAI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务委员、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等。担任《Machine Learning》客座编辑,ECML PKDD'09等国际会议讲座报告人,在ICML'14、ACML'12等组织主题Workshop并担任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应邀担任IJCAI'15/'13、SDM'13、ACML'14/'13等国际会议高级程序委员,以及ICML'14、AAAI'13/'12、KDD'11/'10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获NSFC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等。
特邀讲者 耿新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耿新,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2014年历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教授,2011年起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目前主要从事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近40篇,编撰学术文集一部、撰写专著章节2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4项已获授权。现为CCF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秘书、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CCF计算机视觉专业组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微型电脑应用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常委、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捐赠基金(SIEF)项目评阅人、《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编委。(曾)任《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客座编辑、2013年视觉与学习研讨会(VALSE’13)共同主席、2014年江苏省人工智能学术会议(JSAI’14)程序委员会主席、ICDM’13 Workshop、CIT’08等国际会议分会主席、IJCAI、CVPR、AAAI、ACMMM、ECCV等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TPAMI》、《TIP》、《TMM》、《TKDE》、《TNNLS》、《中国科学》等重要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特邀讲者 俞扬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俞扬,博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分别于2004和2011年获得南京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演化计算、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特别关注演化计算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JAIR等刊物和IJCAI、AAAI、KDD、PPSN、GECCO、CEC等会议发表多篇论文,获得KDD'12 Best Poster、GECCO'11 Best Theory Paper、PAKDD'08 Best Paper等奖励,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特邀讲者 许勇,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许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09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际IEEE会员,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广东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视听觉与服务计算”学术团队带头人。1993、1996和1999年分获南京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视觉计算、模式识别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83篇,其中SCI一区论文和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学术会议(ICCV、CVPR)论文8篇。
特邀讲者 金连文,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
金连文教授于199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获无线电新技术专业及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技术专业双学位,1996年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期间1993年-1995年在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行联合博士培养。目前为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兼任广东省高校“音视频图文智能信息处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年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还兼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顾问、新浪微博社区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文字识别、智能系统、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等。近年来先后在IEEE TCBY、IEEE TSMC-B、IIEEE TSMC-C、IEEE TMM、IEEE TCSVT、IEEE TII、IEEE TNNLS、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及主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近40篇),论文他引近3000次,Google Scholar H指数为28。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2项。先后主持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5)各1次。
执行主席 余志文 博士
余志文,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先上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IEEE高级会员,CCF高级会员,CAAI高级会员。余博士于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系做过博士后研究。余博士主要从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其中SCI论文39篇,包括17篇IEEE Transactions系列(第一作者11篇),如:TEC, TMM, TSMC-B, TCBB, TCSVT, TNB等。在SIGKDD、SIGMM、ICME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篇论文获国际会议ICMLC最佳论文奖。余博士目前是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数据库专委会委员、多媒体技术专委会委员、计算机视觉组专委会委员和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讯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粗糙集与软计算专委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省级培养对象(2014)、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3)。更多信息见个人主页:www.hgml.cn/yuzhiwen.html。
执行主席 徐雪妙 博士
徐雪妙,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资深委员,IEEE、ACM和IEEE Computer Society member,2011年获选为首届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徐博士于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多次在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客座研究员,以及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担任众多国际知名顶级期刊审稿人(如SIGGRAPH,TOG,TVCG等)和国际会议的分会主席,国基和省基的通讯评议专家。徐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视觉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国家、省级、产学研和国际合作项目13项,参与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5项。发表SCI/EI/Book chapter文章近20篇,其中1篇(第一作者)被评为香港中文大学最具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1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该成果;1篇(第一作者)获得国际博士论坛最佳报告奖(Best Presentation Award);2篇(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图形领域最顶级会议SIGGRAPH和SIGGRAPH Asia,并被图形领域唯一一区刊物ACM Transaction of Graphics所收录。
1. 会场方位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B3-213

2.交通
乘公交(381,382,387,大学城专线1,2,3等)至华工站,然后步行至图书馆正门,从图书馆正门对着正校门笔直走,即可到达。
乘公交(380A,380B,380路环线,番201等)至华工正门站,进入校门,直走往右,即可到达。
自驾,终点是外环东路华工正门站,进入校门,直行往右,即可到达。
3.餐厅
可选择在第一、二食堂或者精通餐厅就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